首页 > 酒水分类 > 白酒

天鹅洗衣机脱水转速慢怎么回事,天鹅洗衣机脱水不排水

酒易淘 白酒 2022-09-11 21:05:01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王振忠   

  

  (一)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远离家乡的线下交流变得相当困难,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几乎停止。然而,这很可能是一种无形的预先安排。就在疫情爆发前,我曾多次旅行:2019年3月,我第一次去香港城市大学讲课。后来两次赴欧洲,在荷兰莱顿大学和法国远东学院组织并参加学术会议和查阅文献。尤其是那年盛夏的乌兹别克斯坦之行和去平安夜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特殊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虽然我不从事流行的“丝绸之路”的研究,但我一直对历史上中西交通很感兴趣。2019年上半年,研究所组织去乌兹别克斯坦考察,我第一次报了名。之后签证申请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有可能。   

  

  当年8月,我们的同事先从上海经乌鲁木齐到达塔什干,然后乘坐长途包车到达撒马尔罕,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观看了举世闻名的大使殿壁画,参观了铁木尔陵墓、雷吉斯坦广场、比比哈努清真寺和乌鲁伯天文台等。他们不仅看到了黄昏的金色美景,还体验了霓虹灯下撒马尔罕之夜的狂欢……然后,我们乘车跨过泽拉夫山河前往布哈拉,考察了11-12世纪的丝绸之路遗址,参观了撒马尔罕至布哈拉途中的拉巴特-l马利克驿站旧址和西南的萨尔多巴坎尔井遗址。后来我们到了布哈拉郊外的埃米尔夏宫,然后进入布哈拉城。《谜》里一个刮风的日子,我登上了世界文化遗产瓦拉几亚古城,四处游荡,思考着历史长河中浮云的变迁。然后到了帖木儿的故乡克什,这里也是安史之乱叛军首领之一史思明的故乡。他途经据说成吉思汗、卢野楚材、丘处机等都曾到过的铁门关遗址,考察了毗邻阿的卡拉特帕佛教遗迹,参观了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最后乘机返回塔什干。参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时,恰逢正在展出的“梦回布哈拉”粟特文物特展,为这次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帖木儿陵墓   

  

  萨多巴坎尔井遗址   

  

  瓦拉克沙古城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粟特文物“梦回布哈拉”特展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神秘国度,这里散落着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最令世人神往。中世纪史书记载的“昭武九姓”之一的郭康和安国,分别位于撒马尔罕和布哈拉附近。其中布哈拉,在明清史籍中译为“普化”、“布华拉”、“布华尔”、“布哈尔”,现为乌兹别克斯坦哈拉州首府。它位于泽拉夫山河的下游,布哈拉绿洲的中心。根据对中亚历史的研究,公元874年至999年,萨满王朝曾在此建都。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至咸海,南至印度河,东至阿姆河和锡尔河,西至里海。是当时中亚最强大的国家,布哈拉也曾是中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萨满王朝之后,此地战乱纷扰,风鹤总在震荡。阿拉伯军、蒙古军、帖木儿铁骑接踵而至,使其饱受战乱之苦。从16世纪到1920年,它也是布哈拉汗国的首都。正因为当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所以经历了兴衰,目睹了所有的朝代更迭,拥有无数的历史遗迹。现在它已经成为中亚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进入布哈拉市之前,我们参观了位于郊区的Sitorai-Mohi-Hosa宫殿。这座融合了中亚和欧洲风格的别墅相当宏伟。   

  

  (二)   

  

  我们到颐和园的时候,《布哈拉:中亚之杰作》(布哈拉3360中亚大师)这本书刚刚出版。根据这本书的描述:颐和园是布哈拉埃米尔的乡间别墅,位于布哈拉以北4公里的一片绿洲上。这些宫殿建筑中有许多是由布哈拉建筑师按照传统的欧洲风格建造的。据说那些建筑师在圣彼得堡和雅尔塔学习了俄罗斯的建筑技术,并在19世纪90年代后逐渐建造了这座奇妙的宫殿。其中,布哈拉的白宫和埃米尔接待室是这座颐和园中最精致的地方,由布哈拉的建筑师于1912年至1914年设计。白宫的名字来自大厅墙壁和天花板雪白的装饰。   

  

  布哈拉埃米尔夏宫   

  

  白宫瓷器收藏   

  

  其中,白宫目前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瓷器。有一个花瓶,上面有“仿周鼎十字铭文”,下面还有一句诗:   

>   

红粉娇,倍有神,众芳摇落独鲜新,拈来伽叶应微笑,宛是曼驼别著春。

  

丙午夏月于珠山书,戴裕成

  

这显然是来自中国的瓷器。“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公案,出于佛教文献《五灯会元》。“珠山”是耸立于今江西景德镇市中心的一座山丘,此处为元、明、清三代官窑之所在,时常亦作为景德镇之代称。关于瓷器上的落款者“戴裕成”,陈树群在其编著的《浅绛画盘品鉴》中指出:“戴裕成生卒不详,名款有裕成氏、戴裕成。轩室款为珠山画之轩。主要活跃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1917年。戴裕成早期的浅绛作品以博古图为主,兼画人物、花鸟。进入民国后,擅用粉彩画荷花图,所作荷花清丽出尘,亭亭玉立。”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页124)

  

从戴裕成活跃的年代来看,“丙午”应为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根据白宫陈列展品的说明:“Vase. Porcelain, China, The 19th century”,标注的年代显然稍有出入。

  

此前的研究一般认为,中国浅绛彩瓷为晚清“新安画派”名家程门(1834—1908年前)所创始。在程门的影响下,一些活跃于景德镇的徽州画家也纷纷参与了陶瓷的绘画创作。关于程门,民国《黟县四志》记载:其人为徽州府黟县五都田段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其子程言、程盈“各秉庭训,得其一艺之长,均在江西景德镇以画磁资生。所画磁品,迄今犹名贵也”。文中的“磁”字亦即“瓷”。另据其他的传记文献可知,程门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活跃于清朝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其人于山水、人物和花卉等无一不精,后被世人推为浅绛彩瓷画的创始人之一,与稍后的金品卿、王少维成为浅绛彩的三大名家,他们的作品状摹暗香疏影,自饶逸趣,一向为世人所推崇。

  

从徽州的历史文献来看,清初以后在景德镇活动的徽人,有相当多的来自黟县。晚近有一首《景德镇往黟县、祁(门)县路程诗》写道:

  

黟山古邑桑田少,男人多智操京乡。拜别椿萱离膝下,登山越水赴昌江。欲效陶朱南雄镇,大道生财永日长。离别家庭日渐久,路远山遥思故乡。腰缠余资利景镇,观音阁下水洋洋……

  

在清代及民国时期,徽商(尤其是黟县商人)对于景德镇(通常简称为“景镇”)有着颇为深刻的影响。他们不仅向当地注入了可观的资金,而且也为瓷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表达形式。从景德镇到黟县的交通,首先经过祁门县,再至黟县渔亭镇,然后才能辗转前往黟县县城及境内各都乡村,故此一路程诗将黟县与祁门并举。前述的程门、程言父子,就是经由这样的路线前往景德镇活动。程言所绘的《景德镇河东图》画卷,迄今还珍藏于安徽博物院。除了黟县与祁门徽商之外,在景德镇活动的婺源人也相当不少。前述的戴裕成即来自婺源(现属江西省,但在清代则隶属于安徽徽州府),故他的作品上也时常落款为“新安戴裕成”。例如,目前传世的一种浅绛花鸟人物瓶,其上的题识有:“晴窗好鸟话缠绵,花到今朝分外妍,一院暖香寻梦地,二分春色有晴天。”末尾落款即为“新安戴裕成作”。另外所见的瓷器题识还有:“家住西湖第二桥,秦淮明月任杯邀,秋风一夜归心急,扬子江头渡晚潮。”其后落款亦作“新安戴裕成作”。

  

从风格上看,布哈拉埃米尔夏宫及附近雅克城堡内的诸多瓷器多是浅绛瓷器,应有一些出自戴裕成之手。而在夏宫中另见有一个瓷盘,颇为耐人寻味。其上除了图案之外,另有“西山叠翠”、“江湖夜月”、“南浦归踪”、“滕阁高风”、“花洲春香”、“九江关”、“麻姑仙坛”、“白鹿古洞”、“徐亭烟柳”和“芦山暴布”等字样,标注为:“Porcelain dishes, China.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其中的“芦山暴布”自然应作“庐山瀑布”,典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正是这首诗,使得庐山瀑布之美名千古流传,故在后世被列为“江西十景”之一。而之所以误写成“芦山”,可能是因为图案文字书写出自画工之手,他们只是根据自己有限的识字能力理解,甚至是将文字也视作图案依样画葫芦。类似的例子,无论是在器物还是在抄本中都颇为常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图画,在清代的徽州商编路程图中也多有现成的类似图案。例如“九江关”和“滕阁高风”等,都有相关的图案。以“滕阁高风”为例,其中的“滕阁”,当然是指著名的滕王阁。目前传世的多件绛彩瓷器上,亦多绘有滕王阁风景图,这些瓷器,无不是在其上描绘楼阁峥嵘、雕梁画栋,意在细致展现远山孤鹜、秋水长天之美景。类似题材的图画,在多种徽州商编路程中则另题有诗:

  

胜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闻云潭景日悠悠,物换星移几渡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该八句诗源自《滕王阁序》末的诗歌,其中的“胜”、“佩”、“闻”、“景”、“渡”诸字,显系因形近而为“滕”、“珮”、“闲”、“影”、“度”之讹。这些讹误,与瓷器上的错误属于同一性质。另外,《滕王阁序》原文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是豫章太守陈蕃从不接待宾客,但却破例为名士徐稚专设一榻,以此赞美滕王阁所在的南昌一地之人才辈出。“江西十景”中的“徐亭烟柳”,即与之有关。“面面轩窗总对湖,徐亭烟柳碧模糊,生绡一幅天然景,可比西湖柳浪无”——每当初春时节,濛濛雨丝之中,孺子亭沿岸蹊径迷人,溪柳伴花,此类画面营造出一种烟波浩渺的幻景。故此,“徐亭烟柳”与前述的“滕阁高风”,共同成为“江西十景”中必不可少的著名二景。这种“十景图”由来已久,即使在江西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民国时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提及:“嘉道之间所画楼台之画书有地名者,大约绘西湖景为多,绘庐山十景者亦有之。”较之“庐山十景”,“江西十景”或许更为常见。目前传世的嘉庆粉彩“江西十景盌”一套十件,就包括“百花春晓”、“庐山瀑布”、“麻姑仙坛”、“南浦飞云”、“上清胜境”、“滕阁高风”、“西山叠翠”、“徐亭烟柳”、“浔阳九派”和“庾岭积雪”,此十景与前述者稍有不同,各景之名称也有所差异,不过,交光互影、景物鲜妍之总体风格则基本上定型。而在埃米尔夏宫中的这一瓷盘,主题便是“江西十景”或“豫章十景”,其中的“滕阁高风”位居画面中央偏上。

  

清代徽州商编路程与瓷器图案之对照

  

清代徽州商编路程与瓷器图案之对照

  

根据绘画史的一般通识,“浅绛”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设色技巧。而陶瓷中的“浅绛”,乃借用此一国画术语,专指清代中叶以后流行的彩色瓷。浅绛彩瓷融诗、书、画于一体,故素有“雅瓷”之称。其绘画题材以名山胜水、人物花鸟为主,后亦出现了一些工笔博古(这也称为清供),这些作品巧不伤雅,风致嫣然,在当年可谓别开生面,而前述的戴裕成即最擅长于此。(参见徐达河:《徽州书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页361—363)在布哈拉埃米尔夏宫和雅克城堡的瓷器展品中,就还见有不少花开并蒂、带结同心之工笔博古,此类不画人物形象的图案,也与中亚的总体装饰风格颇相契合。

  

布哈拉的雅克城堡

  

瓷器上的博古图案

  

埃米尔夏宫的装饰图案

  

(三)

  

在当代,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前往中亚的旅游并不像赴欧美、日本那样火爆。在这种背景下,布哈拉似乎亦不为世人所熟知。不过,若提起诙谐的阿凡提,大家恐怕都是耳熟能详。这位给许多人孩提时代带来欢乐的智多星,据说就出生于布哈拉。

  

关于布哈拉,传统汉籍史料中有不少记载。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诏令中官李暹护送帖木儿国王沙哈鲁派遣的使者回国,使团一行于翌年十月抵达帖木儿帝国首都哈烈(当今阿富汗西北部)。后来,使团中的陈诚撰写了《西域番国志》一书,对所历各地之山川地貌、风俗人情作了生动的描绘。根据该书的记载:“卜花儿城在撒马儿罕之西七百余里,城周回十余里,居平川中,民物富庶,街市繁华,户口万计。地土下湿,天气温和,冬不附向火。土宜五谷桑麻,产丝棉布帛,冬食生菜,牛、羊、鱼肉、天鹅、鸡、兔悉皆有之。”其后,在十九世纪中叶出版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所著之《万国地理全集》一书也提及:“布哈拉,……城池阔大坚厚,周围十二门。气候炎热,冬无大雪,五谷一岁三收。人户殷富,习尚技巧。钱有金、银、铜三品。男女好修饰。其河产各种之鱼,土产重骨羊。风俗移于好尚,万里应之如响。京师贵骨重羊之皮,为冠为裘,一时从风而靡。其羊短小肉薄,但骨重。耳黑者极多,花者十不得一,皆产于此地,初不甚牧养,自通中国以后,大获其利……”中亚一带的河流盛产各种鱼类,我们在考察沿途见识过不少,有的是被制成鱼干在公路边兜售。在考察途中,我们还吃到了源自阿姆河中的无鳞之鱼。至于牛、羊肉,更几乎是每餐皆有的美味佳肴。

  

从塔什干赴撒马尔罕沿途所见

  

阿姆河无鳞之鱼

  

布哈拉夜市上的美食

  

明代以后,在西北地区有不少山陕商人活动。清末山西忻州商人编纂的路程书中,列有与新疆贸易的中亚各国(或城市)之名:

  

五路司,安集延,塔什干,和汉,补化尔,哈萨克,红毛国,饶盖易,银定,南路缠头,不路啼,纳忙干,忙圪兰,黑水国

  

清末山西商编路程抄本(山西大学孟伟教授提供)

  

其中的“补化尔”,应即民间文献中记录的布哈拉。此处还提及另外一个中亚城市安吉延(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东部),此处之人亦以擅长经商著称于世。对此,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西域闻见录》,其卷上《外藩列传》有“安集延”条,文中提及:“行贾冒雪霜,犯危险,经年累岁,不获利不归,内地皆呼之为安集延回子。”关于这一条,《西域闻见录》的编纂者七十一(号椿园)进一步解释说:“安集延、克食米儿,皆西域商贾之乡,俭啬褊急,习染成性。寄迹回疆,土人皆惟恐其去,去则其地之货财不能流通,而回人大有不便也。”这说明来自安吉延的商人应有不少在新疆各地持筹握算,对于当地的商业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货殖精明的山西忻州商人,则有一些是前往迪化(乌鲁木齐)、哈什噶尔(今喀什)、哈密和伊犁等,应是在那一带远谋财利,与前述那些安吉延商人贸贩取赢。根据《万国地理全集》等的记载,在当时的新疆以及西域各地,瓷器相当受欢迎。例如,布鲁特(今南疆柯尔克孜),“地界安集延、喀什噶尔之间,地广人众,……喜中国之磁器、茶、布、烟、酒,珍之如宝”。这里的“中国之磁器”,就是指来自内地(尤其是景德镇)的瓷器。从现有的各类资料来看,此种情形虽然星霜屡易,但却源远流长。由此看来,前述的景德镇瓷器若在二十世纪前后就已流入中亚,或许有不少便是通过中外各族商人之转输贸易方才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徐亦嘉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