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脱颖而出;90年代,汾酒被称为“劳芬大”;00年代,五粮液成为白酒第一;21世纪,茅台坐上了头把交椅。纵观中国葡萄酒的进化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华裔美国葡萄酒中的潮流引领者。
一、远古时期,人类酿酒意识的觉醒
至于酿酒第一人是谁,有人说是杜康,也有人说是易迪。其实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有酿酒的意识了。
在古代,祖先采摘的野果不能食用,所以储存起来。由于没有保鲜方法,野果中含有的可发酵糖在空气中遇到霉菌和酵母菌就会发酵,就会产生酒味的果实。这种自然发酵现象使得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这便是最初的果酒。
二、农耕文明,粮食酒诞生
几千年后,中华民族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大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制作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储存吃不完的东西。
但恶劣的生活条件难以实现粮食的完全储存,剩余的粮食只能堆在潮湿的窑洞或地窖里。久而久之,谷物就会发霉发芽。霉变的粮食浸在水里,经过天然发酵成酒,这便是天然粮食酒。
三、夏朝制曲酿酒,黄酒诞生
公元前2000年,夏朝就已经制造了清酒和酒,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药酿酒的国家。.
到商代武定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的生物繁殖规律,已经可以用粮食制曲,发酵米酒。
到了西周,农业的发展已经为酿造黄酒提供了完备的原料,人们的酿造技术在总结前人“稻秸须齐,曲药须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用米曲酿造黄酒的配方。
到了魏晋时期的从此,黄酒独领风骚2000多年,黄酒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了品牌意识——饮用黄酒是首选,而且驰名天下。当年曹操和刘备煮酒,英雄喝酒。
四、盛唐时期,白酒诞生
米酒是由米酒直接发酵而成,度数低,非常浑浊。到了唐代,人们对酒的口感更加渴求,于是将发酵好的酒进行蒸馏,得到酒精含量更高的蒸馏酒,于是原酒诞生了。
盛唐时期,白酒成为那群才子诗人的心头好,孕育了辉煌的唐诗,流传至今。他们喝酒,写诗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悲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五、50年代-70年代,泸州老窖稳坐头把交椅
1952年,一切已成废墟,国家在北京组织了第一次全国鉴定招待会。在评选中,泸州大曲酒(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获得“中国名酒”称号,此后连续获奖。
泸州老窖有白酒行业“黄埔军校”之称为白酒及其衍生产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生产技术和营销人才,所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也被世人称为“http://www . Sina . com/”。
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1979年后,清香型白酒后来者居上,从1988年到1993年,清香型白酒连续6年获得“业绩第一”。
时至今日,狂热的汾酒粉依然如故,只有汾酒才配得上“劳芬大”的称号。
六、80年代,清香型汾酒一跃成“汾老大”
90年代以来,浓香型白酒占据主流市场,五粮液成为王者。1999年销售收入达到42.13亿元。
直到2018年,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为51%,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仅为15%。浓香型白酒在白酒市场依然占据半壁江山。
七、90年代,浓香型五粮液成王者
进入21世纪,酱香型白酒越来越受欢迎。从2005年开始,茅台价格一路飙升,净利润超过五粮液,开始牢牢掌握白酒涨价的主动权。2019年,茅台实现总收入约885亿元,净利润405亿元。
回顾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演进,不同时代的潮流引领者是不同的。八、21世纪,酱香茅台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