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我特别喜欢新浪边肖。2014年我整理了一些山东白酒的地图,鲁酒序增加了走访滨州、聊城等地的统计。
抛砖引玉,忘了批评、建议和补充。
中国白酒作为世界八大烈酒之一,据说也是十大烈酒。这个细节暂时不真实。八大烈酒一般是杜松子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龙舌兰酒、中国白酒和日本清酒。
只有中国白酒的工艺最复杂,讲究传统的承接。这种酿酒和卖酒是不可能像国外这几大蒸馏酒那样分开的。而国外的酿酒和卖酒更是纯交易性的,商业气息浓厚。中国人制酒卖酒不仅仅是交易关系。更重要的是,中国白酒的味觉体验、酒文化、酒哲学与那些洋酒有差距。说白了,就是中国人一万年来沉淀的思维和传统,造就了中国白酒的文化围城。
外国的东西,中国人往往能接受;但中国白酒在国外扎根并不容易。这背后的根源是文化传统问题。
几乎所有的外国人听到中国白酒的生产和销售以及酒文化的时候都哑口无言。因为中国人和这种液体的联系,超出了外国人的经验和逻辑。
白酒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在白酒行业,中国人的聪明和注意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杯酒,看中国人,真真实实。
白酒蕴含干坤和时空,享受时间和传统的魅力。酒是老的香,唤来旧时光。有些深藏在内心的东西,终究会超越时间,酒也会成为通往过去的桥梁。
不管喝不喝,都忘不了老味道。
瓶子,软皮盖,红色塑料纸盖。老一代白酒形象,山东哪个县没有这个记忆?
陆九龄曾经记得在烟台和几个长辈一起吃饭。酒过三巡,他说起了往事。一个大叔叹了口气,“穆平的老白酒”。在众多鲁酒的记忆中,老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在每个县至少有一个酒厂的时代,家乡酒成为最具象征意义的地域标签,连接着一个时代和一段岁月。中国民酒第一波高潮时期,成本没有这么多。淡酒浓郁的纯粹和传统情结,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山东酒多,酒杂,酒文化厚重,酒史悠久,闻名全国。齐鲁、巨腾、雪坛等大大小小的文化圈比比皆是。山东历史文化悠久,体现在白酒上,就是每一瓶白酒都有令人羡慕的历史故事,而且大多都是名酒正宗。放眼中国,山东白酒的历史优势无人能及。
依稀记得,小时候朋友们有一个轻瓶(兰陵大曲和兰陵二曲时代),软皮塑料盖,用牙齿嚼碎,倒入凉水,加些糖,用长长的软吸管喝。管很长,要绕着瓶子转几圈才能想起光瓶酒时代。就连孩子也尝到了塑料盖里淡淡的酒香。
现在卢九板块的活跃度很大,正品酒少了,大标语少了,但是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了。看山东的白酒地图。你还记得几种吗?你清楚地记得你的童年吗?
滨州本地名酒有:康熙二十六、东朗世家酒、68度枣木吧酒、42度大山特酒、龚凡酒篮、天地缘等。
谁还记得余打广告的日子?现在古贝春在五粮液的怀抱里,每年过5亿的规模不小。90年代引领底层技术。
东营军马场酒和鲁酒令有两坛见面礼封坛酒。
菏泽,以前的大野泽,舜混过的地方。卡罗拉很猛,要20亿。曹州老窖已经关闭,阳湖酒业值得关注。
趵突泉现在有地主优势,在济南能达到3亿左右。最有希望代表济南白酒逆袭的品牌。
孔府宴,90年代低度浓香的领军人物,将鲁酒推向全国。是央视曾经的王者,现在已经接近破产。孔子改嫁衡水老白干,唉!
/pic/img.php?k=曹州老窖如意版38度多少钱一瓶,泸州老窖特曲52度老款多少钱一瓶8.jpg">莱芜酒,鲁酒令孤陋寡闻,盼行家解说一二。
景阳冈,近年有布局全国念头,有鲁西最大私人藏酒基地,定制酒不错,走小而美路子很合适,关键是有老酒。
千万人口,20亿市场容量。曾经的兰陵天下,现在沂蒙老乡,贵人道在基层很畅销。温和酒业近年势头猛。
琅琊台酒,雄霸青岛,其最大敌人洋河,洋河仅在青岛就超过5个亿了吧,因为吃了甜头,才大举进攻山东。
尧王醇目前在日照和鲁南依然很有消费基础,浮来春就是2015年要筹资吃掉景芝集团的那个。
泰山业用五岳独尊打高端市场,具有不可复制性,背靠泰山嘛。据说,海外华人买茅台时,旁边就是泰山,中国符号嘛
有威海的老师么,谁给讲讲?
秦池还有,不复当年了。景芝收了齐民思和坊子。云门春也有酱酒了?乾隆杯好像倒闭了?
每个县都有一到两个白酒品牌,以前这类酒没的说,好喝。现在嘛,难说了。洋河已经吃下烟台了。
今缘春酒,还是不错的,在枣庄有消费基础。其他没尝过。
黄河龙依然在东营和淄博畅销,大小装金龙嘛。不过,扳倒井改名国井后,淄博是国井天下了,目标冲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