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白酒

得物上可以卖莆田鞋吗,得物上可以卖护肤品吗

酒易淘 白酒 2022-09-09 11:46:43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图片来源@pexels   

  

  文电子商务在线,作者吴,编辑斯问。   

  

  JD。一直徘徊在时尚圈之外的COM,想要重新变得时尚起来。这一次,它推出了一款名为“芥末”的小程序。   

  

  清新的蓝绿色配色不同于社交媒体平台上更常用的瀑布流,其主页面是一张横屏笔画的卡片;但是它的发现页面类似于小红书、双降、图文并茂的短视频,还有很多直达JD.COM购物小程序的商品链接。   

  

  整个小程序似乎没有太多JD.COM的痕迹,但是当你点击内容页的产品链接,就会弹出JD.COM标志性的红色页面。   

  

  目前芥菜还处于起步阶段,普及度不足,功能也比较初级。首页没有完善的搜索和分类功能,用户无法发布内容,只能根据现有动态发送弹幕。目前无论是首页还是发现页的内容推荐,都没有几千人。虽然很多视频和图片都写着“专为芥末制作”,但大部分内容都是指同一个固定模板,太格式化了。以护肤品为例,由一段品牌成分的文字介绍,以及一两张拿着产品的自拍和几张产品的特写图片组成。   

  

  产品是可以迭代的,内容是可以积累的,但JD.COM作为一个新潮社区,暂时还不明白它的用意:   

  

  首先,它的目的是带货吗?   

  

  “电商在线”的体验显示,芥末目前80%的走势都是与产品挂钩的,可见其具有很强的带货属性。但是首页横屏的卡片设计,没有千人千面的支撑,意味着每个用户一次只能刷一篇相同的内容,内容命中率和交易转化率都不高。   

  

  其次,芥末的目标人群是谁?   

  

  过去的潮流媒体和电商平台带来了一种“潮流属于男生”的刻板印象,因为人们总是把潮流消费简单地定义为潮流鞋、数码、潮流玩法。从这个角度来看,JD.COM 3C数码领域积累的大量男性消费者其实是一个优势。以直男高集中度著称的虎扑,孵化了球鞋交易平台,也是今年天猫618男士美容行业TOP1背后的投资方。   

  

  JD。COM本可以将现有的男性用户转化为原创用户,却选择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服装和美妆领域――从芥末现有的标签来看,其主要分享的是穿着和美妆。   

  

  可以认为,JD.COM希望通过芥末扩大女性消费者,但在服装内容上,JD.COM只有INXX、BTW等几个民族时尚品牌。-虽然都是近年来迅速蹿升的品牌,但依然无法给女生带来足够的吸引力和发现感。女生的购物习惯大多倾向于选择服装款式而不是品牌。   

  

  这不是JD.COM第一次尝试进入时尚圈或者时尚圈,也不是JD.COM第一次做内容。事实上,它做内容的历史始于2016年,当时在首页的底部领域推出了一个探索频道,但它的成交量一直很平庸。   

  

  从去年开始,Tik Tok a auto quickless建立了自己的交易闭环,淘宝推出了内容平台“购物”,不断完善内容链接。就连没有内容基因的拼多多也推出了一个名为“超超”的新潮社区。这可能会让JD.COM感到做内容的紧迫性。   

  

  JD。没有成功内容经验,也没有成功踏入时尚圈的COM,这次能做到吗?   

  

  

01、京东的潮流生意

  

  

   2018年是JD.COM想要改变潮流的第一年。   

  

  《中国有嘻哈》第二季,开售四年的椰子鞋,已经变成了遍地的街头鞋。时尚品牌off White超越古驰成为全球“最热”品牌,其品牌经理Virgil Abloh成为LV的设计总监――这是历史上时尚品牌第一次在公众和时尚圈的聚光灯下超越奢侈品。   

  

  当欧美潮流圈和“国潮”概念席卷中国市场的时候,JD.COM做潮流品牌生意还不算晚,但也知道自己在潮流圈底子浅,还得找盟友o   

  

  JD.COM招募腾讯共同发起CP(内容产品)计划,腾讯负责内容,JD.COM负责产品,并招募卡西欧、Y-3、G-star、Dickies、Vans等上百个品牌成立JD.COM潮流联盟。此后,JD.COM发布的潮流频道Fanbox上架综艺《明日之子2》,承包了几乎所有参赛选手的穿搭,还推出了针对街头品牌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保修和扣分,免除平台使用费等,吸引了回力、梅花等国内老产品,INXX、AlphaStyle等民族品牌,Mindseeker、Evisen等国际品牌入驻。   

  

  如今,三年过去了,“CP计划”和Fanbox都沉寂了,其中名为“粉丝圈”的内容平台,动态点赞和留言最多的不到5个,点赞最多的也只有30个左右。以上的国潮品牌还在,国际潮品牌却不见踪影。   

  

  (之前入驻JD.COM Fanbox的所有国际潮流品牌,目前都“发现没有这个人”。)   

  

  “时尚”和“潮流”经常被提到一起,但它们有重叠,但又不完全相同。进入两个圈子的方式不同:进入时尚圈,参加时装周;如果你想进入时尚圈,你必须依靠时尚品牌和经理的介绍。   

  

  通往时尚圈的路径得到了验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天猫携李宁、太平鸟等多个品牌在2018年纽约时装周一炮而红。此后,天猫与上海时装周强力绑定,2020年举办线上时装周。作为后来者,摇一摇   

音从去年开始和深圳时装周合作,还邀请了几名服装设计师开了抖音号,直播卖衣服。

  

抖音在时尚圈的打拼成功与否,尚未得到论证,但京东不光没有变潮,时尚之路也一直坎坷。

  

它试图敲开时尚之门的时间比“变潮”的想法更早:2015年就开始登陆米兰时装周,又在此后几年带着几个本土设计师品牌走遍了全球四大时装周,还先后与英国和美国的时装协会合作。

  

2017年,奶茶妹妹章泽天,以京东时尚品牌拓展顾问的身份亮相国际时装周,还在同年分拆了原本属于同一事业部的服饰业务和家居业务,向奢侈品电商FARFETCH投资了近4亿美元,自己也推出了个独立运营的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只是这个当时被媒体视为“能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激战的重要筹码”,在运行649天后停止,与FARFETCH合并。而FARFETCH,又在今年1月份拥抱了对手阿里。

  

02、猫狗拼的潮流生意

离潮流更近一些,不是京东一家的想法。

  

2016年之后,潮流生意火热。对电商平台来说,它意味着消费增量:

  

印上了潮牌logo的T恤,也总是能卖得比普通T恤要贵得多。相比传统品牌每年以季度为更新周期的频率,潮流服装的上新周期往往以月甚至周来计,更能吊起消费者的胃口,如今包括Burberry、Moncler等一众奢侈品牌也都开始模仿潮牌限时限量的玩法。

  

去年8月,同样没有内容基础的拼多多推出了个名叫“多潮”的小程序。

  

相比起芥么,不管是社区产品设计还是内容,多潮都离一个潮流社区的概念更近:它不光请来了Nike、Off-White和Thrasher等品牌及其中几个品牌的主理人,还找了几个instagram上的红人及国内潮流自媒体入驻。尽管不少内容从其它平台搬运过来,其页面布局和产品也很像社交平台即刻,但在内容和潮人的配置上,多潮至少做到了和国际潮流同轨。它也深谙潮流文化的精髓――潮流不是某一种风格,而是各个圈层的组合,其主页由“日潮集合”、“我们都是球鞋控”等各个圈子组成。

  

拼多多当时做潮流的野心毕现。

  

早在去年3月,拼多多推出的百亿补贴,就以潮鞋为切入点,在APP内开了个“多多潮鞋馆”,不光与“get”和“知解”这两家国内鉴定平台合作,由中国人保财险提供正品险,还模仿潮鞋交易平台得物采取“先验货,后发货”的形式。此后,拼多多还不断把电玩、高达模型、潮玩盲盒等纳入百亿补贴的范围。

  

拼多多的一系列动作,是通过拓展白牌厂货以外商品品类,吸引更多元的年轻消费者,拉高客单价。这点颇有成效,拼多多开始卖潮鞋2020年,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达到2115元,从2017年开始,年复合增长达到了54%。而多潮的出现,也可以被视为拼多多发展潮鞋潮玩业务的内容补充。

  

但推出还不到一年,多潮消失了。

  

拼多多并未对外透露“多潮”的停运原因,「电商在线」推测,多潮的内容和拼多多商家之间,存在着巨大断层:

  

尽管拼多多做出了一些保真努力,但商品页上依旧真假齐飞。售价不到百元的“椰子鞋”玩起文字游戏,标榜自己是“正品莆田”,动辄就是10万+件的拼单量,而那些由Solestage等经销商出售的正版椰子,往往只有3、4双鞋的销量。

  

尽管多潮的内容颇有调性,也不失潮流感,但Virgil Abloh和余文乐等主理人和一众潮牌,不大可能会把商品放到拼多多上售卖。

  

当内容没法附上商品链接直接带来转化,又在商业上难以自足,自然显得地位尴尬。更何况,潮流内容的打造是一项长远且需要持续投入的事业,处于快速发展压力之下的拼多多,很难拨出足够预算和耐心支持。多潮被放弃,成了必然。

  

淘宝的潮流生意来得更早。2016年开始,淘宝推出了一个名为“iFashion”的潮流频道,它针对的主要是女生。占据iFashion最大版面的是各种趋势风格,譬如JK校园风、山系露营风、千禧辣妹风等。而淘宝和天猫后来不断推出的“潮Woo”和“天猫潮LIVE”,则定位潮男尖货,“潮WOO”频道内,banner滚动的内容包括首发预售、限定周边和球鞋测评。

  

2016年,街头风刚在国内兴起时,天猫除了邀请潮牌入驻以外,也在引导非潮牌做一些潮流化尝试。“潮鞋”开始大热时,天猫小黑盒还推出尖货抽签,几款联名款有百万人抽签。

  

在不同频道中强调不同内容,是因为“女装主要是非标品,讲风格。男装更讲品类”,天猫服饰负责人谢炜(花名“鹿游”)曾对「电商在线」表示,风格已经成为今年天猫淘宝服装行业,除品牌之外的两大核心驱动力之一。

  

“天猫超过7成的服饰品牌,也都在尝试潮流化的产品。”天猫一名小二透露。

  

03、潮流生意的正确打开方式

习惯于自营3C数码等标品的京东,或许可以做好潮玩生意,但并不擅长运营服装这个非标品,它对这个行业的洞察和页面布局并不能吸引追求时尚的人来多逛:在京东的FanBox中,不论男生女生,都还是以品类划分,譬如女生的服装,还是以上装、裤装或裙装划分。

  

拼多多的多潮要更敏锐些,也曾走在正确道路上,甚至能请来Virgil Abloh这样的主理人入驻。但拼多多通过先选定尖货,再通过竞价排名方式呈现商家和商品的方式,也无法满足潮人们对新奇风格的追求。

  

纵观国内外做得相对成功的潮流社区或潮流电商平台,发家于不同起点:

  

得物起初只是虎扑论坛中提供球鞋资讯的板块,也有一些球鞋大神自愿提供鉴定球鞋的服务,后来由一个互动社区逐渐转变为一款独立APP;YOHO有货最初是国内最早的潮流杂志之一;国外的二手球鞋交易平台StockX的,前身是一家分析球鞋二级市场数据的公司;GOAT的创始人因为在网上买到假球鞋而不满,决心做一个有交易保障的平台。此外,还有大量线下的潮流买手店,通过线下分享和抽签的方式聚起一批潮流爱好者。

  

总结它们的共同之处,最核心无非两点:靠高频发布的潮流单品带来活跃度和话题度;靠社群或品牌/主理人输出带来文化认同感。但究其本质,是自带话题与认可的品牌和主理人们是否愿意入驻电商平台。

  

还是那句话,潮流不是一种风格,它是由多元的长尾风格组合而成的庞大市场。这回,京东又“拍了拍”潮流圈,不知命运几何?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