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现在市面上有上百种纪念币,都是央行公开发行的,具有法定货币的功能。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会作为收藏品使用,所以不会作为货币使用,都会珍藏起来,期待未来升值。这么多品种,哪些有升值潜力?
基本上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35周年开始,每年都会发行当年重大事件的纪念币,一直延续至今,共发行了119枚(有些主题以三枚为一套发行,所以30多年共发行了100多枚)。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颜色,主要是白色,黄色和黄色和白色。材质:主要是铜镍合金、铜锌合金、黄铜、白铜、镀镍钢芯。面值,主要在1元、5元和10元,有10分的小面值。数量,以单枚为主,配一套硬币(2枚或3枚)。主题的数量,主要以单一主题为主,也有若干件来表现一个主题,将分若干年发行,以完成整体主题。形状,以圆形为主,近年有一些多边形。主题主要围绕中国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迹、体育赛事、伟人诞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党主要年份、传统习俗、生肖文化、奥运赛事、珍稀动物等。
目前纪念币的现状是近两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即使发行新币也只能带动半个月的行情,这和发行量大,面值大有关。
自2014年发行1亿枚生肖贺岁纪念币后,纪念币发行量开始飙升。此后,很少有货币低于这个数额。数量多了,数量存量就大了,升值空间自然就缩小了。再加上纪念币根本不会流通消费,价格很难上涨。
自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币首次发行10元面值后,纪念币迎来了10元大面值时代,随后发行的货币大多采用了这一面值,尤其是生肖币,直接从1元跨越到10元,对其升值潜力产生了巨大影响。10元面值翻倍的纪念币种类很少,这是市场的选择!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并将继续保持下去。即使在建党的重要年份,也只能带动相应题材的货币上涨,对整体影响不大。
品种虽然整个市场不好,但是有很多品种和潜力股可以抗跌。只要你仔细看,还是能看到很多不错的货币。
纪念币可以分三个阶段发行,1984年到1995年,1999年到2010年,2011年到现在。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分布规律,也可以找出值得收藏的品种。
2011年以后的所有货币都因发行数量庞大而失去了“老精而稀”的收藏价值,所以这一时期的货币只适合短期持有,长期来看升值空间不大。
1999-2010年期间,货币数量适中,但面值过大,使用广泛。很多人都有,而且只适合新人。其中一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CPPCC 50周年;敦煌金洞;2004年苏州园林文化资产,周口店猿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2009和第一组字和币;一轮生肖,2003年羊,2004年猴,都是1元面值。虽然目前已经升值不少,但长期来看还是处于低价位。
从1984年到1995年,所有的货币都是古老而稀有的,但其中很多货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可以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货币。它们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新疆自治区成立3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第六届运动会;宁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Tr
纪念币种类繁多,市场复杂,价格波动较大。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赚快钱,我个人觉得不太合适。需要更多的沉淀,更深的文化修养。每枚纪念币的诞生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事件,值得细细品味。收藏纪念币更多的是体验它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收获经济利益只是它的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