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痛风会悄悄爬上床。
你从关节撕裂、刀伤或被成千上万只蚂蚁咬伤的痛苦中醒来。
如果你旁边有个人翻个身遇到你,
它会像电击一样疼。
被称为人生第一痛的痛风,在如此寒冷的冬天继续折磨着我们!
人生第一次痛苦和假装一样?
痛风的发作往往没有先兆,但疼痛是进行性的,通常在6-12小时内达到高峰。
关节又红又肿又热又疼,动不了。即使轻轻一碰,也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
但通常它可以在几天到两周内自行缓解。
所谓“痛风”来来去去,像风一样。
所以在外人看来往往是装病。
不痛了就代表已经康复了么?
不要!
你以为它走了,就不会回来了?只是一种错觉!
风暴停止后,是短暂的平静,下次可能来得更猛烈,持续时间更长。
而且越来越频繁!
甚至还有对内脏的伤害。
痛风的病因是什么?
如此痛苦,经常反复发作,反复折磨。这个痛风婊子的病因是什么?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与尿酸密切相关。
尿酸存在于血液中,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嘌呤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
嘌呤确实是从食物中摄入的,但血液中的尿酸20%来自食物,80%由体内代谢产生。
那中医上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原因呢?
西医是从更微观的角度看问题,而中医总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
尿酸是血液中的一个指标,中医认为“脾主血”。
「统一」是什么意思?“总统”看过吗?别问了,你肯定没见过,但你肯定听过这个词吧?
一个国家的总统掌管着这个国家。
比如“总司令”掌管三军。
调理脾血就像指挥三军,废了不能打仗的老弱病残,招兵买马,训练新兵。
尿酸的摄入和排泄,有条不紊的进行,是一种常态。如果这期间出了问题,难免会受到将军的指责。在中医看来,这个一般就是脾的功能。
比如贫血、白血病、糖尿病等。都是血液指标有问题。首先要想到“脾主血”,负责脾的功能,而脾胃是表里兼备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脾胃功能严重下降。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痛风和尿酸有关,那么
高尿酸是否等于痛风?
很多人体检后会发现自己尿酸过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风。但这并没有发生。
其实高尿酸不等于痛风,就像高血糖不等于糖尿病一样。
高尿酸是痛风的前提条件,尿酸升高痛风风险加重。
如果继续上升到一定程度,痛风很容易发作。
但是也不要太高兴。
在中医看来,高尿酸已经是血液质量的问题,背后是脾胃功能的虚弱。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
这样的话,为什么去检查的时候尿酸值降了,但是痛风依然继续发作呢?
其实尿酸只是血液中一种物质的数值。数值下降了,但脾胃功能还没恢复,垃圾代谢不了。自然痛风会继续发作。
现代医学研究也说,长期患高尿酸血症的人,其肌肉、皮肤、血管、骨骼等组织器官有大量的尿酸沉积,而血液中的尿酸减少,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就会溶解,想要转移血液。这个过程也会诱发痛风。
痛风的人应该怎么吃?
说到痛风,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弱,
那就不能离开“吃”这件事儿。所以在痛风界流传一个三字真言:“管住嘴”可以控制痛风,这样真的有用么?来看一份名单:
亚历山大大帝、腓特烈大帝、歌德、莫泊桑、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13世纪上叶的法国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十几位国王罹患痛风,如路易七世和路易十六等。
以上帝王将相,名人名士,均有痛风,所以痛风也有“帝王病”之说。
而众所周知,青岛人喜欢喝啤酒,吃蛤蜊,是痛风患者的高发区,所谓“海鲜加啤酒,痛风跟着走”。
这么看,貌似痛风跟饮食、环境真的有关系。
但是你有看到帝王们过度饮酒,暴饮暴食么?
青岛人喝的可是冰啤,海鲜尤其是螃蟹可都是偏寒凉的!
其实以上根本原因都是伤了脾胃!
而从食物中摄入的尿酸仅占20%,剩下的80%跟这个毛关系都没有。
而且这仅仅是尿酸产生的渠道,还没完!尿酸要通过肾脏经由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存在排泄障碍,即使再怎么限制饮食,也会产生高尿酸的问题。
而有研究发现,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生成增加”仅占10%,“排泄障碍”占90%。管住嘴,看来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而通过中医上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如果脾胃功能不恢复,仅仅靠食物的控制,是不能很好的控制甚至解决痛风的
当然饮食上,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是没必要把自己搞成苦行僧,一点含嘌呤的东西都不碰,比如肉类。
好烦恼啊,痛风的人到底该怎么吃呢?
(1)寒凉一概拒绝!冷饮、冰酒、螃蟹。。。这辈子你最好就装作不认识它们了
这个嘴是一定管住的!
(2)多喝大米汤。
真不是叨叨,大米能和胃气,中医经典《伤寒论》中113个方剂中含有大米的就有7个之多,也正印证清代大医家所言整部《伤寒论》可以归结为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
(3)勿暴饮暴食。当你能背100斤东西的时候,让你背150斤,是不是特别累?长期这样呢?你直接就累瘫了。。。
咱们的脾胃也是这样,你非要每次都吃到扶着墙才能走,脾胃要有多累?
长期这样下去,小心它也会罢工的。
痛风该如何治疗?
虽然痛风来去如风,咱们也有应对之法!除了吃,还可以这么做:
一、艾灸阿是穴。痛风发作时,可以艾灸痛处。如果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情况,前期艾灸可能会加重病情~
平时可以艾灸关元+中脘穴,培本固元~
二、丸剂 可以坚持吃附子理中丸 加上 金匮肾气丸
丸药是恢复身体整体的脾肾功能,大方向是正确的。
三、经方 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原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625g:
桂枝60g 白芍45g 甘草30g 麻黄30g 生姜75g 炒白术30g 知母45g 防风30g 生地120g 黑附子30g (先煎90分钟)
②根据一两等于5g :
桂枝20g 白芍15g 甘草10g 麻黄10g 生姜25g 炒白术15g 知母15g 防风15g 生地45g 黑附子10g(先煎90分钟)
另外,在应用脾胃功能的方剂,比如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等,一定不要忽略了,痛风病人局部有虚热情况,别忽略了石膏的阶段性应用。
熬服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先煎90分钟,其他的药材再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熬药过程中如果水少了,可以加入热水煎煮。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