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作者:芦继兵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网友提问:燃烧瓶能阻击现代的坦克吗?
专家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燃烧瓶的起源。
用来抵抗坦克的燃烧瓶最早应该出现在二战初期的苏芬战争中。当时芬兰士兵缺少对抗苏联坦克的武器,于是借用西班牙内战中发明的燃烧弹武器作为抵抗。
燃烧瓶在这场战争中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莫诺托夫鸡尾酒”。这是因为,在苏芬战争中,苏联轰炸机用燃烧弹轰炸芬兰城市和平民目标。但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飞机没有向芬兰人民投掷炸弹,而是向他们投掷面包。”从此,芬兰军民把苏联的莫洛托夫面包篮和他们为苏军准备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称为招待苏军坦克。
扔燃烧弹(图片来自网络)
芬兰军方在随后的持续战争中大量生产和使用燃烧瓶,用手或石头投掷器投掷,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那么,燃烧瓶在战争中有哪些运用呢?
在后来爆发的苏德战争中,德军大规模使用坦克进行闪电战,对苏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起初苏军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依靠步兵打坦克,因此易于制造的燃烧弹成为当时苏军和敌后游击队的最佳武器。
在战争中,苏军士兵也逐渐发现了燃烧瓶的真正作用。他们的做法是在坦克后部的发动机或排气口附近点燃并投掷装有汽油的瓶子,以达到引爆坦克的目的――因为早期各国的坦克都使用汽油,而坦克后部的防护设置又不够,把燃烧的瓶子放进顶部就有可能使坦克燃烧而失去战斗力。有时候因为坦克燃烧,乘员跳出来被打死或者烧死。
可以说,燃烧瓶对现代坦克毫无作用。
如上所述,燃烧瓶只有在对付早期坦克时才能起作用。如今,基本使用坦克的国家都会在坦克上加装灭火抑爆装置。发动机部件的装甲密封性能比以前好了很多。特别是使用高燃点的柴油机,用燃烧瓶的战术已经不适用了。
用于自动扑灭罐内火灾,抑制车内油气混合物爆燃的装置称为灭火抑爆系统。它由光学火焰探测器、装有高效灭火剂的灭火瓶和程序控制箱组成。每套装置可配备3~8个探测器和多个灭火器。它具有灵敏度高、灭火迅速、抑制油气混合物爆燃的特点。穿甲弹的射流点燃车内油气混合物时,光学火焰探测器一般在5毫秒内反应,10毫秒内喷出灭火剂,60~200毫秒内完成灭火抑爆。
根据以色列对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坦克受伤情况的统计,约31%没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坦克在被击中后起火,约85%的坦克在起火后被完全烧毁。因此,有必要在储罐上安装灭火系统。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坦克普遍装备半自动灭火系统,由灭火瓶、管道、喷嘴、控制箱、传感器、报警器等组成。当传感器检测到坦克作战室/动力室发生火灾时,报警器报警,通过控制灭火控制箱手动触发灭火瓶。灭火剂通过管道从喷嘴喷出,完成灭火作业。火灾扑灭后,自动启动增压风机通风排烟。对于动力室火灾,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发动机风扇也会停止,提高灭火效率。半自动灭火系统需要人工干预,反应时间长,对灭火作业非常不利。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Spectronix公司根据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经验开发了AFE DSS(自动火灾和爆炸探测与抑制系统)。在英语中,灭火系统翻译成灭火系统,灭火系统翻译成灭火和抑爆系统。灭火抑爆系统最大的两个特点是:一是用光学传感器代替热电偶传感器,反应速度快(5ms以内),灵敏度高;二是采用直喷式灭火器(灭火剂为哈龙-1301),可在5ms内响应,100ms内完成喷洒,速度快。在极短的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防止爆炸。
80年代我国引进以色列AFEDSS技术,进行仿制,安装在59、69、79坦克上。
图为79式坦克灭火抑爆系统部件位置。其中1、3号灭火器为一组,2、4号灭火器为一组。(感谢@胶囊咖啡机)
近年来,我们改进并重新设计了我们自己的灭火和抑爆装置,这些装置安装在我们的96号和99号坦克上。
图为99式坦克灭火抑爆系统部件位置。1号和3号灭火器为一组,2号和4号灭火器为一组。(感谢@胶囊咖啡机)
专家简介:吕继兵,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部部长,历任坦克连长、参谋、参谋长、坦克团团长。设备发展历史和坦克使用方面的专家。2000年起被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