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位于美丽富饶的山东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该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是晋国东部的一片可鄙之地,战国时是赵国的一片土地。因地处赵国栋边境,为防御羌兵入侵,修筑城防屯兵,故名武城。西汉初年,设立东武城郡,西晋太康年间去掉“东”字,称为武城郡。县名沿用至今。隋炀帝六年(公元586年),吴城隶属于周贝,故吴城又称“周贝”。全县现辖5镇3乡391个行政村,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人口37万。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3.6%,国内财政收入1.62亿元,增长15.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6.98亿元,比年初增加2.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
近年来,武城县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付出了更大的努力,进行了务实的创新,引进了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私营富民,工业强县,在稳步中争取快速发展,争取超常规发展,努力实现财政增长,农民收入增加,职工资本增加,企业负担和农民负担减轻的目标,努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县形成了玻璃钢、地毯、橡塑、棉纺、造纸、化工、汽车、酿酒、皮衣、农副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其中,以玻璃钢、地毯、橡塑制品、白酒等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实施“三业一品”兴县战略,取得显著成效。1988年,被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玻璃钢县。是中国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基地和橡塑制品基地县。目前,全县有玻璃钢生产企业1320家,从业人员3.6万人,产品40多个系列、800多个品种,产值2.2亿元。现有地毯加工企业360家,织机4000台,从业人员3万人,产量40万平方米,年创汇2000万美元,社会效益1.2亿元。橡胶塑料生产企业5 9家,从业人员6000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显著特征,个体私营企业1050家,工商户2.6万户,注册资本5.9亿元。2001年销售收入65.51亿元,上缴税金7480万元,增长83%。
武城名优产品多,骨干企业实力强。广金、腾翔、中南被评为“省属企业集团”;中南集团、北方玻璃钢厂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示范企业”;水星橡胶厂等6家企业顺利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顾春系列白酒是轻工业部优质产品,与五粮液酒厂共同开发的“五星”古贝春填补了山东高档白酒的空白,1998年被评为山东九大名酒品牌之首。与五粮液酒厂联合,成功开发“天贝春”系列白酒,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伊春高氧水是中国第一水,在第26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2届东亚运动会上被指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饮用水。新开发的新型自控桑拿房、医疗中介、三元乙丙橡胶制品、波斯橡胶地毯等高科技产品畅销国内外。
武城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强县。生产“周贝牌”西瓜和“周贝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