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天下有粮仓。没错,河南是中国的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占中国的一半。其地位不言而喻。好菜出好酒,河南人喝酒在全国也是出了名的,“东北虎,西北狼,惟有河南羊”这句话就是明证。
河南有个老爷爷,以种地为生,喜欢喝酒,喝了近30年。每天干完活,他都会喝完两两。他总结了喝酒的“三条经验”,可谓全部一针见血,非常通透。让我们一起学习。
1、白酒并不是越陈越香
经常喝酒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如果他们最终得到一瓶好酒,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打开盖子享用,而是把它放在床底下,放置一段时间。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白酒越陈越香。
古代有女儿红。女儿出生时,买了几坛好酒,埋在土里。女儿结婚的时候拿出来喝,让人相信酒越陈越香的道理。
其实据这位河南农民伯伯说,根据他半辈子的饮酒经验,并不是所有的酒都是越陈越香的。
按照我舅舅的说法,酒的味道是抛物线。新酿的酒,放一段时间确实好喝,但是不能放很久。过了葡萄酒口感最好的时期,葡萄酒的味道会越来越淡。
所以在网上让人存个八年十年都是骗人的。况且不同的酿酒方法也不一样,有些酒甚至不适合储存。越早喝越好。
2、酒并不是越贵越好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钱袋子越来越大,各种白酒层出不穷,包括高中低端白酒。
高端白酒像茅台,一瓶甚至能达到几千,低端白酒不到一百。如此巨大的差价,让不明真相的人以为白酒的质量和价格是一样的,越贵越好。
河南大叔不这么认为。他喝了一辈子酒,什么酒都喝过。以前家里穷,喝的酒都是便宜货。这几年我很有钱,儿子也孝顺,经常给他买好酒喝。
据他说,酒不是越贵越好。一瓶茅台的成本也就几十块钱。便宜的酒也好喝。有些酒贵只是因为它的品牌价值,就像下面这两款酒。都很好吃,但是不出名,所以不贵。
古道江湖1800
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农民认为酒的质量很好。可能是因为五种五谷酿造,酒味会比较浓郁,所以引起了河南爷爷的注意。
作为四川正宗邛崃葡萄酒,由全国八大基地酒厂之一自主研发。1800天勾兑的优质基酒,让老酒味道特别突出。虽然是52度的浓香型白酒,但还是不太好喝,因为这种酒在发酵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的采摘和层层筛选,酒体的杂质和异味早已消除,使酒体处于酸酯平衡的状态。
李白的《蜀道难》描写了四川崎岖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特殊的地理条件下,采用传统的传统大曲工艺酿造,使得这种酒醇香淡雅,润泽柔和,清香扑鼻,让人忍不住多喝几口。
酒香层次丰富,很像四川连绵不断的群山。倒入杯中,花密油黄,入口微甜,酒味内敛,前部清静,后部清爽。
数字光瓶包装,配以幽默的品酒文案,充满青春活力,红色对比色为主色调,高挑修长的柱状瓶身,十分抢眼。难怪在年轻酒友聚集的酒桌上总能看到。
爷爷还告诉我,喝了很多年,还是找到了小时候和朋友聚会的感觉。可以看出
muhao.com/pic/img.php?k=30年的酒值钱吗,30年的酒值多少钱一瓶10.jpg">孔府家酒
“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经的鲁酒“标王”,也算是一代人的回忆,河南农户大爷钟爱此酒,喝了好几十年。
此酒产在四季分明的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山东气候雨热同期,在此环境下生长的粮食颗粒饱满紧实,经发酵后酒体风味饱满、醇厚,入口有丰富的味觉体验。
大爷说自己最喜欢这款酒的后段,回味悠长,酒体浑厚,层次丰富。不过大爷说这款酒自从衰落后,酒味也变了不少,现在喝的是情怀,总体来说,质量还可以。
3、白酒并不是越黄越好
白酒顾名思义,应该是清澈透明的。但很多酒友偏信,白酒越黄发酵得越好。
其实白酒越黄越好并没有科学依据,据大爷说,白酒的好坏和口感挂钩,和颜色并没有什么关系。
有的黑心商家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添加一些物质使酒变黄,看着像是储藏几年的白酒。
而有的白酒变黄,则是在贮藏期间受到了微生物污染,而有的香型白酒变黄,直接意味着变质,比如清香型白酒,它就不会变黄。所以白酒并不是越黄越好。
文章的结尾,笔者给大家介绍几个白酒的小知识:
1、白酒是粮食发酵蒸馏酿成的,里面有很多营养成分对植物都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可以将白酒稀释3倍后浇于花土,对于僵苗和花箭夹箭的情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此方法大概20天左右使用一次。对于观叶植物,想让叶片更加翠绿油亮,也可以将白酒稀释4-5倍,每隔10天左右擦拭一次叶片。
2、厨房的灶台、抽油烟机经常会有比较重的油污,用去污剂味道会比较刺鼻,那么可以试试用白酒!
将白酒、洗洁精、水倒入喷壶中,油污较重的话白酒和洗洁精多倒一些水少一些,喷洒于油污处,大概半小时后,就可以轻松擦除油污了。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看完后对你有所帮助,不妨分享转发让更多的酒友获益,咱们下期再见!
- 上一篇:明珠液化气,明珠液价格
- 下一篇:山西汾酒哪个系列的好喝,汾酒53度黄盖喝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