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诞生日。路过罗氏寺,往里看,善男信女早已烧香祈福。初一,十五,佛诞,各种纪念日,庙里香火特别旺盛。朝圣者希望佛能给自己带来平安、财富、事业、健康和家庭幸福。但现实极其残酷。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行不通的!有些人信了一辈子佛,烧了一辈子香,却从来没见过福报。不开心的还是不开心,不开心的还是不开心,可怜的还是可怜。古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是不是言不由衷?不是的,很多人都是虔诚的,只是剜心去佛。寺庙无效吗?不是的,现在虽然生态污染严重,很多和尚道士早就没了好根,但还是有很多佛教寺院被高僧加持了很多年。
信佛的人也是,不信的人也是。我们五点起床,半夜睡觉,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梦想发财,平安幸福。但官来了,狱祸也来了,财来了,祸也跟着来了。梦见健康的人卧病在床,追求和平的人遭受灾难。如果对个人是真的,对自然也是真的。地震、海啸、台风、暴雨、车祸、泥石流和矿难频繁发生。乱心导致许多灾难。别人怀疑,我也怀疑,这个人的心怎么了?问题的问题是什么?
解铃还需系铃人。祈福、祈福、渴望幸福,首先要从“福”字本身寻找答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造“赋”的本来面目。
“福”是形声字,是常识。从,“哒”的一声。“曲”是“腹”字的象形字,像人的头,“天”像腹部。肚子里的“十字”表示吃饱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看“瘰疬”就能吃饱肚子,是一件幸事。但人要吃饱穿暖,长命百岁也是福。《韩非子解老》说:“长寿有财是福。”《礼记祭统》“有福的人是有准备的。备,百顺之名也。”可见古人把富贵长寿考为福报。但是一个词装不下这么多意思。必须用最基本的“吃饱穿暖”来代表幸福。衣服靠保暖。古人造字的时候要让“易”字挨着“易”字来,这是满满暖暖的基本意思。为什么会在“是”字旁边?《苍颉篇》,《华严经音义》都说:“石,现在。”只是吃饱了肚子没什么好隐瞒的,不能露面。难道是古人造字失误?决不是这样的。古人一定有古代造字的秘诀。
秘诀就在“施”字旁边。在甲骨文中,“石”是祭坛的象形文字。所以“是”字旁边的所有汉字都与祭祀和礼仪有关。那么,古人做了哪些牺牲?是美食,是仪式,是酒,是果脯。祭祀神的酒叫伏酒,祭祀神的肉干叫伏脯,祭祀神的祭品叫,祭祀神的食物叫伏食。按说,这四样东西是古人生活中最珍贵的,但其中,最珍贵的是酒,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因为它的制作过程是最复杂、最麻烦的,而且是最费心思、最用心的。总之,酒是用心酿的。我突然明白了,这个“万”字就像“肚”一样包含着酒。甲骨文中的“福”字是“双手奉酒于坛”的认识字,表示人们对神佛的崇拜和祈福。这个解释没什么稀奇的。千百年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烧香拜佛,祈求上苍保佑!但千百年来,我们所有人都停留在“双手奉酒于坛”上。我们知道“赋”是一个会意字,但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古代造字的真正本质。就像当我们听美丽的天籁之音时,我们只听到音乐本身
祭坛上有神灵。因为在古代,酒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比黄金还珍贵。如果自己不享受,为什么要献给神灵?有礼物和陈酒的人是有福的。你想要什么神?是不是人天生贪得无厌,贪得无厌?不是,古人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人叫什么?不是叫“敬业”吗?古代“祝福”的真正含义,“双手奉酒于坛”,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原来,《说文》云“傅,你也。”指的是人,不是人。只有你先崇拜人,神才会崇拜自己。这个《说文》,不就是多一个字吗?刻是怕磨手指,会让我们误解千百年来的本义,误入歧途。正如《礼记少仪》所说,“为他人牺牲是福。”牺牲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自己。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给别人,叫“福”,最后才能追求自己的福,就是“谁牺牲谁福”(《周礼膳夫》)。
《老子》不糊涂。他知道“福”字的本来面目和吉凶关系,所以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求神佛加持的人,往往得到不好的,肯吃苦的人,往往得到祝福,甚至勇于承担别人不幸的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得到大的祝福。总之,吃亏是福,奉献是福,承诺是福。失去本身不是福,是难受,但可以得到持久的祝福;奉献本身不是福报,但你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心,内心的安心,快乐来自于你;事业本身不是福,是压力,却能减轻别人的负担,最终成就自己的幸福。
《易经》也不糊涂。它也知道“福”字的真面目,于是《易经晋卦》告诫:“得子之福,得其太后之福。”你的巨大财富来自你的祖母。所以你要懂得感恩,记得给祖先上香。言下之意,你的快乐来自于别人。如何要求幸福?《象》岳:“金,君子显其德。”只有君子修身养性,以德报怨,回报家庭和社会,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福”才会降临。
你我的身上。可见,“修身明德”,才是我们上香敬佛的目的。如何修?《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失在前,得在后,就是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不要患得患失,乐于奉献,失方有得,才有福庆。做到这样,即使祸患来临,也有贵人相助,化险为夷。真正懂福道,布施福道的是佛。所以,真正的佛门弟子,焚香祈福,是敬佛、礼佛,并学习佛法的道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教,去普渡众生,这里面是没有任何索取的意思的,更没有功利的色彩。没有奉献,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想着索取,不帮助别人,甚至还伤害别人,哪里有福报可言呢?有的只能是祸报啊!但是,世人上了一辈子香,懂个中道理的,又有几人呢。
我们本该敬佛、礼佛、按佛说的道理去做!可现在却变成了拜佛、求佛,有的祈求神佛保佑他发财,有的祈求神佛保佑他升官,有的祈求自己的那点事儿不要东窗事发,还有的甚至带着小情人求平安。高香一柱通神佛,你不去求佛还好,一去,就把自己那颗丑陋、自私、贪婪的心灵,那张阴暗、虚伪、势利的嘴脸,全无保留地展示到神佛面前了。扪心自问,神佛会保佑吗?不会。没有奉献,谈何福报?没有为他人、为社会做奉献,却只求索取和享受?这不是在祈福,而是在迫不及待地祈求神佛降罪于身:“我是坏人,我是小人,我是贪官。”这样也好,不用等到死后再遭来世报了,直接祈祸到家,得个现世报。再退一步,想想也好,毕竟自首的小偷比抓了的小偷,良知未泯,罪轻一等。
如果我们相信命运之“运”就是“规律”的表达,那么在天命,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中,就应该相信天命永远大于国命,国命永远大于人命。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泥石流,等等天命之灾,你美国再强大,也无力抗天,我们只能了解它,预防它,但无法阻挡它的到来,预防的好些,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小些,如果国运不及,无能为力,一场地震就会倾刻间吞噬几十万人的生命。天命能否保佑国命,取决于整个人类对自然的呵护程度,敬畏程度,奉献程度,你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只索取,不奉献,必然遇到天的惩罚。国命与人命的关系,更是紧密。国不强盛,民族不兴。封建社会,女命再好,也不能出门工作。清末国穷,才遭遇了列强的瓜分。一个国家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个人的命运又能好到那里去呢。一场文革剥夺了所有人读书的权力,你就是博士命,也无学可上啊。三年灾祸时期,国家都穷的拉稀屎了,你还能吃饱么。国福民才安。国命对人命的保佑程度,取决于整个民族对国家的祈福与奉献。所以,祈福奉献的境界又有高低之别,为他人祈福奉献者,得到的只是个人的小福;为社会(或者集体)祈福奉献者,得到的只是中福;只有为国家、为民族祈福奉献者,得到的才是大福。孟子《尽心篇》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出的也是我们祈福的方向,为民族祈福,为社稷祈福,为他人祈福,多做一些有益社会、有益他人的事,多做一些行善积德、慈善捐助,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社会受益,这才是真正的祈福之心、敬佛之举,也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根本大法。
一个“福”字震憾了我的心灵,颠覆了我的世界观,推翻了我固有的认知。一个“福”字蕴含了如此深刻的文化内涵,我彻底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折服!汉字,当之无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传承了极其厚重的文化思想和“天机”!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真怀疑,汉字的创造已非纯人力所能及,或许有“天授”的成份,这实乃我中华民族之大幸也!如能在我辈加以发扬光大,让五千年灿烂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繁衍壮大,则定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