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容美接到张女士的投诉。今年4月,张女士在吴德APP上花了522元给孩子买了一双耐克鞋。然而,孩子开学10天后,就下线了。于是,张女士联系了Get Things APP的客服,但客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退回20元优惠券,于是张女士怀疑自己买到了假鞋。
投诉人张女士供图
那么,收购APP是一个怎样的平台呢?为什么会有消费者反复投诉?
多家投诉平台反映售假、退换难问题
随后,中新媒体在其他网络投诉平台上看到了许多与张女士有相同购物经历的消费者的投诉。
根据黑猫的投诉,2020年4月16日,王先生通过吴德APP平台购买了阿迪达斯的产品,共一双鞋,产品型号为“Adidas yee zy Boost 350 v2 Yeshaya Grey Angel”,总价为2016元。4月19日,王先生收到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鞋跟里有灰尘。后来王先生向客服反映,客服态度极差。他推卸责任,说他们的鉴定是专业的,鞋跟里面的泥土是全新的,没有瑕疵。他还表示,王先生要求的鞋跟正常颜色高于行业标准。
相关投诉截图
此外,在黑猫投诉中,有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在物业获取app上购买商品,商家恶意虚假发货,决定退款,但物业获取app要扣除他的违约金。5月3日,消费者在吴德app购买了一块价值2699元的阿玛尼手表。加上运费14元,消费者一共支付了2713元。
消费者李先生在投诉中还称,购买两天后快48小时时,商家显示5月5日发货。但消费者发现5月5日至5月11日物流明细一直没有显示,在百度上也搜索不到单号。5月10号有点着急,就找到客服咨询。结果客服是个机器人,没有解决办法。李先生说,他又等了一天,直到5月11日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因为商家48小时后不发货要赔偿app和消费者,所以选择了恶意虚假发货,但实际上商家根本没有发货。
基于此,李先生表示决定退款,结果拿到的APP退款了,但是扣除了消费者的58违约金。李老师认为这是作弊。“等了8天的产品,最后根本不发货。找客服也没用,退款还扣我钱,希望能严肃处理这件事。”
得物APP被评为“谨慎下单”
2020年1月1日,毒App正式更名为“得物App”,新更名的得物App将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网购社区。
眼查显示,毒App(现称得物App)由上海智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款集运动潮流装备交易、鞋子品牌真伪鉴别、互动图片社区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它的核心服务是“鞋子识别”,首席执行官是宾洋。截至目前,毒APP已获得三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DST、虎扑体育、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普思资本、动域资本。
2019年4月第三轮融资后,Takeshi估值已达十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球鞋转售平台。但现有的法律诉讼显示,上海智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被告,其中“网购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为案由。
然而,在更名和业务扩张的背后,毒APP一直备受争议。
去年7月,网宿经济发布了“2019年全国零售电商消费者评分TOP30榜单”。毒APP因为平台反馈率、响应时效、用户满意度评分较低,综合购买指数低于0.4,获得了“无订单推荐”的评级。此外,在黑猫投诉中,有多达18350起投诉
APP”之后以上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今年5月12日,国内电商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发布《2020年Q1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整合了该平台受理的全国319家电商用户消费纠纷案例数据,并公布一份零售电商平台的消费评级榜。
通过反馈率、回复时效和用户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考核,这份榜单分为三个购买评级,分别是“建议下单”、“谨慎下单”和“不建议下单”。其中,14家电商平台获得“建议下单”的最佳评级,8家存在一些消费纠纷问题的电商平台获得“谨慎下单”的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以二手球鞋交易为主的潮流电商平台“得物APP”,综合指数位于0.4-0.75之间,被评为“谨慎下单”,排在这份消费评级榜的第21位。
据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22日,得物APP投诉量达31520条,主要问题是“未履行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虚假发货”“买到瑕疵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等。
更名后的得物APP难改前任“顽疾”
“由于卖家无法直面商家和产品,电商领域一向是消费者投诉纠纷的高发地。”相关律师表示:“平台也有义务对进驻的卖家进行监管。遇到上述事件,也该对事情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倘若消费者描述属实,应当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退货及扣消费者的违约金。”
此外,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伍俊鹏表示:“得物APP属于《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若其明知或者应知卖家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或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且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平台需依法与卖家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提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中新融媒注意到,2019年9月,和讯科技曾在《毒APP杨冰的三个待解难题:用户维权、霸王条款、鉴定流程》一文中提到,毒APP在用户协议中称,毒APP及合作方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商品查验及鉴别服务,因此毒APP并非商品销售主体。
据相关人士表示:“作为潮流电商平台,得物APP的第一要义是要修炼好‘内功’,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但就目前来看,‘难退货’、‘强制扣费’‘以次充好’等如浪潮般的投诉,无疑是挡在得物APP与用户之间的‘空气墙’,且在此之下,若得物APP做的仅是‘一锤子卖卖’的话,恐作茧自缚,难以收拾。”
此外,部分消费者质疑毒APP此前投诉量巨大已然臭名昭著,更名后,美其名曰是“品牌提升”,实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转移舆论注意。对此,中新融媒将关注得物APP。
来源:中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