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资讯 > 酒水新闻

千里眼镜,千里眼系统收费标准

酒易淘 酒水新闻 2022-08-03 15:50:44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戍守5592   

  

  5592观察哨官兵执行巡逻任务。本文图片均为王干拍摄/摄   

  

  5592观察哨官兵向党旗庄严宣誓。   

  

     

  

  7月27日,西藏某边防5592观察哨,四级军士长彭正在紧盯目标地域。此时大陆已是盛夏,但5592观察哨周边仍是“冰封千里”。   

  

  这个以海拔命名的观察哨,是全军最高的驻军驻地。这里的紫外线强度是平原地区的5倍,年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极限禁区”。西藏军区边防团岗巴边防营官兵就驻扎在这里。   

  

  “连长,对面有情况!”彭在电台咆哮着。干燥的天气使他的声音嘶哑。   

  

  “仔细看,注意记录!”电台里传来连长王旭的声音。“报完这组数据,你马上换班。”王旭补充道。   

  

  彭已经连续观察了近4个小时。因为班里的新战士生病了,他主动要求多轮班。要不是连长要求,他还想继续观察。   

  

  用力搓搓有些僵硬的手,然后迅速把滚烫的手放在布满血丝的眼睛上进行“热敷”。这是彭独创的放松方法。“这样做几次,手就暖了,眼睛就舒服了。”他说,因为海拔高,气温低,他们一年四季都穿冬装。   

  

  原来的5592只是地图上的一个高程点,很少有人来过。“根本没有路。周围都是大石头。只能硬着头皮往里开。走不动就下车走走。”司机范世贤第一次去5592印象深刻。   

  

  开始正常的观察任务后,为了保证天亮前登上5592,战士们每天凌晨4点出发,直到深夜才返回。每次下车,范世贤都只能靠着微弱的月光寻找行走的“路”。如果遇到雾,他只能“凭感觉走”。   

  

  “我们执行观察任务的战士可以轮换,范世贤不行。”因为路难、任务急,像范世贤这样熟悉情况、技术过硬的司机,在连队还是“独生子”。战友们说起和他一起走过的日子,对他既敬佩又心疼。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翼翼。范世贤在无数次对抗黎明的远征中背着战友,与星辰一同凯旋,在“绝地”中杀出一条“天路”。   

  

  "这个岗哨是我们的战士用铁锹和镐建造的."连长王旭提起和他同甘共苦的战友兄弟,语气里总是充满自豪。“里面全是冻土,有时候一挑就是一个白痕。592观察哨建设之初,正值隆冬,风雪交加,建设工作十分艰苦。”   

  

  “我记得有一次大雪施工,大衣上的雪积了一层又一层。等我回去休息的时候,发现雪已经冻成了一层‘冰甲’。”不知道流了多少血和汗,坏了多少锹和镐。官兵们凭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最终把5592观察哨建成了拴在一线的坚固堡垒。   

  

  “这里的环境有点恶劣,但却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点。”连长王旭说,“5592观察哨的战术价值很高。我们在这里是极禁区的‘千里眼’,是捍卫主权的‘守护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向英雄致敬!”   

  

  观察哨里,新时代的英雄画像庄严地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上哨前,官兵们都会对着遗像行最标准的军礼,既是深切的哀悼,也是发自内心的敬意。   

  

  “他们是最好的榜样。”下士冯成说,“在捍卫领土主权的光荣事业中,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5592观察哨,榜样的力量   

  

  夕阳西下,观察哨官兵再次凯旋,带队的天海中士浑身是泥。巡逻路上,支队突然遭遇短时暴雨袭击,巡逻车陷入泥坑无法动弹。田第一个下车查看情况,搬开轮胎下的石头,指挥车辆顺利脱困,全然不顾轮胎卷起的泥土溅到衣服和脸上。“衣服上沾点脏东西很正常,再干净的衣服也很难坚持一个上午。”石天说。   

  

  “班长是凡事领先的。他是我们生活中的老大哥,训练中的严师,任务中的标杆。”下士田海生赞赏地提到班长田。   

  

  田海生和田海生是李连有名的“师生恋”。虽然不是兄弟,但是感情比兄弟好。2018年,还是新兵的田海生被分到田所在连队后带的班。“老田,你要带好你的‘兄弟’!”因为名字相似,战友们闹过笑话。   

  

  28岁的田对这个18岁的新兵特别照顾,也非常严格。“刚开始,我总觉得班长是针对我的。在训练中,我总是要比别人多一点。偶尔偷懒会被‘抓到’。如果我多练习,我就要在全班面前被批评了。”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田海生后来才知道,这不是所谓的“打靶”,而是班长对他深深的希望。   

  

  田海生结合田海生的短板,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一次“加餐”都是为了弥补差额,每一次批评都是为了纠正偏差,田海生迅速成长为公司骨干。   

  

  592观察所受命后,田率先申请了这个哨所。紧随“大师”的脚步,田海生也递交了申请,“师生”结合的阵地移到了一线。   

p>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这首《国家》是岗巴边防营上士鲁周扬最喜欢的一首歌。在他看来,坚守在边关哨位,守护的既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也是自己小家的安宁。

  

自19岁入伍以来,鲁周扬已经在边关坚守了11年。5592观察任务开始的时候,他的儿子刚会开口说话,寥寥无几的见面次数让孩子对父亲的印象只停留在手机视频和照片上。

  

“爸爸在哪里?”“在墙上。”孩子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也道出了边防军人的心酸。提起孩子,鲁周扬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在心得体会本上写道:“作为一名边防军人,仰不愧天,俯不愧地。”11年来,他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最艰苦的地方,流过血,拼过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却唯独愧对了家庭。

  

“这个地方边防管控任务重、形势复杂,就算休假回了家,心里也少不了牵挂。”教导员李鑫放心不下边防,更放心不下他的战友们,已经很长时间没休过假。好在妻子通情达理,他也答应妻子完成阶段任务后就回家休假。

  

“高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这里虽然苦,但却吸引着无数胸怀戍边卫国理想的热血青年,上士滕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滕志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他一直有“到边关去,到一线去”的戍边梦。2017年,当时正在驻广东的陆军某部服役的滕志强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连队分到了调往西藏边防的指标,当时任文书的他瞒着父母第一个交了申请书。“西藏很苦,你的身体怕是受不住。”战友们舍不得他,但怎么劝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就这样,带着战友们的祝福他踏上了西行的航班,跨越数千公里如愿以偿来到边防一线。

  

“别看他瘦,他可比谁都倔。”熬过高原反应,撑过水土不服,滕志强又第一时间申请上哨进点,用他的话说:“千里迢迢来边防,就是要上哨所的。”

  

5592正式驻兵后,已经30岁的滕志强又率先写下请战书,“写晚了可就被新同志给比下去了。”他笑着说,这些被人们说是“含着蜜”长大的娃娃们请战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含糊。

  

来自河南登封的新战士范浩源在请战书中写道:“亲爱的爸妈,儿子深知脚下的土地是我用生命守护的意义,谁不想拥抱妻儿,谁不想与家人团聚,那谁又来守卫这面国旗?”

  

云端的5592,年轻战士们的火热青春在这里燃烧,这里没有界碑,他们用身躯化作不朽的界碑。观察哨前的巨石上,不但刻着哨所的名字,也刻着“正道”两个大字,象征着官兵们履行的是光荣使命、从事的是崇高事业。

  

每逢主题党日、大项任务、重要节日,他们都会聚集在巨石前重温入党誓词和军人誓词。八一建军节前夕,官兵们面向巨石再一次庄严宣誓:“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边防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马科 冯亚坤 邬军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