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我在家闲着,就在城里转了几家卖带“台”字酒的专卖店。其实我没有买酒的打算。我就是想看看这些专卖店的酒的品种和价格,打发时间,开阔眼界,大饱眼福。
有不少带“台湾”字样的酒,价格让人眼花缭乱。国台、循台、茅台、茶台、丛台、皇台、钓鱼台、琅琊、尊仁等(以下统称茅台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顾客已经是上帝了,但无论走进哪家茅台酒专卖店,都找不到上帝的感觉。
进店后,首先看到的是服务员像大神一样绷得紧紧的脸。他的背比茅台酒的瓶子还直,他的脖子比茅台酒的瓶子还硬。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茅台酒一样,让人敬而远之。
我以神的口吻问了一个品种的价格,服务员只回答了三个字:没有货,为什么?服务员:我不知道?问什么时候有货,或者回答:不知道。继续问其他问题或者回答:不知道。他们每次都很小气,只吐出三个字来回答我。是否暗示茅台酒价格在3000元以上?如果价格达到4000元,可能要在我不知道之前加一句。那是一大笔钱。事实上,当我真的有货并付款时,我很尴尬。我真的没钱买这种酒。估计服务员也看出了我的担心和我的穷,看起来也不像是喝得起牟台酒的人。十二个字回答了我无数个问题然后就忙着玩手机了。
我仿佛又看到了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柜台服务员又都当爷爷了。
近年来,带有“台”字的酒价格飞涨,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但对某些人来说,这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有时候会有买两瓶试试的冲动。喝完它们,还不如拿着两个茅台空瓶走在街上,以此来炫耀,赚取回头率。同时,我可以很好的对比一下30年前30元的茅台酒和现在3000元的茅台酒。也许我写论文能赚点稿费,牙疼。最终,我的理智战胜了我的冲动。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谈到了茅台酒的问题。有几件的说牟酒桌又涨价了,在等待进一步升值的时候很洋洋得意。喜欢喝酒的人留不住酒,多少有些后悔。比如他们自嘲说:把储存的茅台酒酒桌都喝了,也没长几斤几两。没有人知道我是喝过茅台酒的人,我很沮丧,很自责。
茅台酒让我想起了蜜蜂缝纫机。
我上高中的时候,弟弟到了适婚年龄。但由于物资短缺,哥哥结婚时需要的“三转一环”一直没有配齐。收音机、自行车、手表都是通过关系买的,除了一台缝纫机,是我父亲去县城托关系时没买的。我利用学习的间隙给上海第三缝纫机厂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给弟弟买一台蜜蜂缝纫机。大约过了三个月,我收到了上海第三缝纫机厂计划供应科的回复。这份除了我名字外都印着的格式化回复,拒绝了我的要求,意思是他们按照国家计划分配,不卖给个人,让我去当地物资供应部门购买。然而这个回复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我是那里的亲戚,甚至有同学让我帮他们买这个牌子的缝纫机。
虽然是拒绝信,但我并没有觉得失落,因为人家是按规矩来的,没什么不好。错就错在我没有社会关系去买各种紧缺物资。
这封信我珍藏了很久,主要是作为纪念。后来因为多次搬家,失去了。如果保存到现在,就当古董了。现在想起来。上海没有自傲,没有对客户的要求提出要求。而是很负责任的给我发了一封信,帮我想好怎么买我需要的商品。对此我心存感激,没有感到任何懊恼。那时候还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但是上海缝纫机三厂的服务让我体验到了上帝的感觉,心里一直暖暖的。
当时想买缝纫机,现在想买茅台酒。虽然没买过,但是感觉很不一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实行了40年。买方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很多只能凭票才能买到的缝纫机、电视机等稀缺商品走下神坛,但茅台酒却是个例外,这实在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