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包装为什么不显示保质期?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影响饮料的产品保质期是受微生物影响的。一般来说,即使在含量只有10%的酒精溶液中,微生物也失去了生长繁殖的环境,即不能产生有害物质;高度酒不需要标注保质期是因为高度酒溶液中的微生物化学变化非常有限,很难影响白酒质量,而低度酒则不一定。葡萄酒中的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使葡萄酒变酸。因此,低度葡萄酒不宜长期保存。
白酒为什么“越放越香”?
乙酸乙酯是白酒中清香风味的主要成分,但新酿的酒不仅没有香味,而且口感生、苦、涩。这是因为新酿的酒充满了醛、酸等物质,不仅没有香味,还会刺激喉咙,而乙酸乙酯的含量很少。
所以新酿的酒不会直接出售,需要自然存放一段时间。白酒在自然窖藏老熟过程中,不断将醛氧化成羧酸,再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白酒才开始产生酒香,酒质变得更加醇厚。
然而,白酒窖龄的过程往往缓慢而耗时,有些名酒甚至需要几十年才能陈酿。大多数白酒,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调味料来调节口味。所以经过长期存放,香料可能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白酒如何保存?有人说,“放在阴凉处,见不到光”。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相对湿度和温度也是白酒保存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70%左右。如果湿度过高,瓶盖容易发霉。温度不得超过30,严禁烟火。容器要密封严密,防止酒漏“跑”。
科普小链接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规定,从2006年10月1日开始,10度以上的酒精饮料保质期可以豁免,这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酒精饮料。本标准根据国际标准CODEX标准制定,这是国际惯例。
从理论上讲,酒精度在10%以上的酒,在加工工艺上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长期存放,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酒和保健酒大多都标注了保质期。而且根据酒的产地和品种不同,保质期也不同。
专家认为,目前世界上其他葡萄酒生产国已经取消了标注保质期的规定。我国的相关规定是保质期在18个月以下的酒类产品必须标注,但对于保质期在18个月以上的没有强制规定。标注保质期只是企业行为,取消标注并不意味着没有保质期,而是意味着企业要对产品进行终身保修。
十度的各种酒精饮料保质期不能超过10年,否则会变质。最佳饮用期在3年以内。比如红酒和一些国外的利口酒,还有日本的米酒。但是38以上的白酒只要没有保质期,那么就不会标明保质期!
有酒友把酒保质期高的意思改成了“跑酒”,即密封不好会造成酒的挥发,然后酒就跑了。所以长期保存高度最重要的是瓶口的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