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收藏白酒的热潮。收藏白酒成了一件很“文化”的事情,也是喝的文化,藏的文化。随着老酒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不同程度的热情表明了这一现象:葡萄酒收藏市场涌现出了众多的葡萄酒爱好者。随着消费者的增多,很多知名白酒企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相继推出了价格不菲的白酒藏品,白酒市场出现了一波奢风。
老酒收藏爱好者开始有了一年一度的老酒交流会,各大电商平台开始增加老酒品类,电视媒体对老酒收藏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痴情收藏者与日俱增,老酒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收藏是个很美好的词。它包含了酒和时间。既有故事,又有情怀。但是收藏老酒需要技巧。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多少度的酒适合收藏?只要是名酒,就有收藏价值吗?多少年的陈酒最好?保存老酒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如果你不懂这些,你最终会面临失败。
针对这些问题,今天尚就给大家讲讲老酒收藏的误区!
收藏老酒的方向直接错误:
误区1:只要是老酒,不管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都可以收藏
从专业角度来说,收藏老酒适合高档酒。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低度白酒的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老酒藏家通常认为50%以上的酒为高档酒(虽然也有45%为标准线)。相对于市面上28度、38度的酒,40度以上的酒或许可以称为“中度酒”。低度白酒也有收藏价值,但相对高度来说升值潜力较小。一些90年代的低度葡萄酒,几百甚至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如果非要追究原因的话,就在于低度白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水解,口感和风味容易发生变化。
但经验告诉我们,一些45度、48度的酒,在合适的保存环境下存放多年后,如果密封条件好,收藏后味道会很惊艳。
误区2:打了名酒标志的就是好酒,可以收藏
本世纪初,很多酒庄开始走贴牌路线,这种换标酒如今在稀缺的收藏市场上泛滥成灾。上世纪70年代的几瓶珍稀老酒,往往收藏价格能轻松破万。造假者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们会买来老酒的标签,贴在一些没有标签的旧瓶子上,这样一瓶“完美”的老酒就重生了。所以,不一定有名酒品牌名的就是好酒。遇到这种酒,要区别对待。你首先要知道它的质量。
误区3:这市场上哪里有真老酒,全是假的
这些文物,如甘官窑、慈禧太后墓等。能保存至今,老酒也能。不仅如此,与精美的艺术品、瓷器、字画相比,老酒在当时的产量更大,当然也更容易保存下来。边肖的家里还有老一辈人留下的葡萄酒。
误区4:没有写生产日期的老酒不是真老酒
有些老酒的生产日期在盒子里的证书上,有些老酒印在标签的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褪色,有些则在背面标签上磨损。有些老酒由于前期标注不规范,甚至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所以老酒上没有生产日期是非常正常的。不仅如此,有些老酒的生产日期极其清晰,但这样的老酒却十分可疑。
误区5:老酒只有茅台才适合储存,收藏、升值空间才大。
茅台镇本身很多酒厂也在生产酱香型的酒。此外,中国各地还有不同风味、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特色的酒。这些酒只要是传统工艺的好酒,通常都适合储存。所以适合储存的不只是茅台。
另外,茅台并不是唯一收藏升值空间大的地方。2019年,90年代生产的葡萄酒价格飙升,部分升值幅度甚至超过茅台。更何况茅台收藏价格波动很大,需要规避风险。
误区6:九十年代以后的酒都是酒精勾兑!不要收藏!
很多人以为90年代以前的酒都是粮食酒,90年代以后的酒都是酒鬼酒,这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白酒有三种:固态法(纯粮原料,传统工艺),液态法(食用酒精,香精香料),固液法(固液结合)。在这个时代,甚至在历史时期,这三类酒一直是并存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尚书郎酱香型白酒一直都是采用固态白酒的传统工艺酿造。所以,千万不要再用这个了。
错误观点贻笑大方了!误区7:这个酒看起来又脏又老,肯定是老酒。
看起来脏、老的酒不一定是老酒;看起来新、干净的酒,不一定是假酒。很多造假者就是抓住了这点消费者“求老、求旧”的心理,做出很多做旧的假老酒。
说到这里尚书郎再次提醒大家,如今市场上还有一种酒也不要收藏――打孔假酒,利用泡酒的原理尽享造假。老酒品相决定价格,一瓶不跑酒的茅台与跑酒的茅台酒价格相差数十倍。于是,造假者会在跑酒的老酒身上做文章。他们在瓶子上钻孔,然后注入酒,增加酒的重量,以期售出高价。这种手段主要出现在茅台酒上,但随着老酒价格一路飙升,在其他品牌的老酒上也有此现象出现。打孔的地方主要在一些不明显看到的地方,例如:酒标后、飘带下、盖顶和盖侧面等。
误区8:我家存了好多几块钱的新酒,放个十年也不就成了老酒,只要是酒,都可以存。
从时间的角度,所有的酒放个十年、二十年都能成为老酒,毕竟储存时间是不能作假的。但是从品质的角度,低端的新工艺酒不能成为有价值的老酒,无论从口感还是价格变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价值。总而言之,收藏酒,不一定要选贵的,但一定要选择好的。
老酒品质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
误区1:你的老酒没有发黄,肯定是假的,所有的老酒都会变黄
白酒变黄,只是一种理化标准,不同香型白酒变黄程度不同,酱香型白酒是所有香型当中比较容易变黄的。有些香型的白酒(如清香型)甚至很少会变黄。很有可能存放个十年以后还是之前的模样。变黄是可以判定是否是老酒,但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要多方面进行鉴定,才能下结论。现在市场上就有很多不良商家,自己去造假老酒,故意增加一些着色剂或者是物质,给人一种老酒的假象。
误区2:老酒不好喝,一股霉味
老酒由于储存环境不同,有时候会跑酒,有时候会串味,因此不建议大家饮用品相太差、保存环境太差的老酒。此外,老酒也有品质的分别,有些老酒年份太长,口感会变化;有些老酒原本酒体就差,经年储存后口感也不会更好,因此,不是所有老酒都好喝。
老酒铁杆粉们对优质老酒的口感赞誉有加,是因为老酒中有一种特别的陈味。这种陈味,就是老酒中最好、最昂贵的味道,也是新酒不可没有,并且也无法比拟的。为了更好地感受老酒的风味,建议品鉴老酒时先醒醒酒:将老酒打开后,让它与空气充分接触15分钟左右,这时的口感是最舒适的。
误区3:这瓶酒跑酒了,肯定质量不行了。
跑酒也有严重程度之分:跑酒程度轻的酒,酒精度数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口感同样醇厚柔和;但是严重跑酒的酒品质肯定受到了影响。所以,还是要根据不同的跑酒情况区别对待。
误区4:老酒最好喝的是15年左右,超过15年的老酒都不能喝
正解:老酒越陈越香,2017年10月的茅粉节上开了几瓶价值几百万元的五十年代茅台,这证明年代久远的老酒同样具备饮用价值。不过,老酒是有适饮期的,通常情况下,15-20年的老酒饮用起来更为舒适,但是像酱香型白酒的适饮周期就是很长时间。
老酒保存方法直接有误:
误区1:所有的保存方式都不靠谱,只有用蜡封老酒最有用
蜡封老酒确实可以做到密封密闭,但是如果您收藏老酒以后要用来交易售卖的话,就需要注意了。因为蜡封的老酒往往会破坏封口,尤其是塑料盖、塑料封膜的老酒,更容易被破坏,所以不利于流通。如果您是单纯是为了自己收藏或者日后饮用,蜡封老酒还是可以的。
误区2:老酒很难保存完美,这瓶酒酒线这么满,肯定是假的
气候干燥、保存环境好、酒的密封性好,满足这些条件下保存的老酒极有可能是不挥发的。所以,面对酒线满的酒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假酒,而面对酒线低的酒也不能一概而论是真酒,有些造假分子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故意做出跑酒的老酒,这种情况也大有人在。
说道跑酒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酒还能从瓶子里面跑出去吗?其实是这个样子的!跑酒,指的是因为保存不当或酒瓶本身密封问题,而造成挥发或渗漏。对于存世动辄二三十年的老酒来说,跑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一瓶跑酒的酒,与一瓶品相好的酒,收藏价格却相去甚远。
误区3:只有酱香白酒可以长期保存,其他酒不行
优质的清香型白酒,可以长期保存。到现在市面上依旧很火的-82年的拉菲同样也证明了优质的葡萄酒也具备保存的价值。
误区4:我把老酒埋在土里,吸收日月精华
不要把酒埋在土里!不要把酒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不要把酒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把酒长期放在汽车的后备箱!
老酒收藏的方向、品质、保存等误区,已经给大家一一罗列出来,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来了,在生活中自己如何去规避这风险呢?
一、收藏老酒,必须做好包封处理
二、酒瓶设计存在重大缺陷的产品,不要收藏
有的酒被老酒界公认为存在产品设计缺陷,经常是历经多年存放,瓶中滴酒不剩。因此,酒瓶材质有问题、封口有问题的酒,要慎重收藏。
三、不要收藏酒厂的低端系列酒
本世纪初的低端系列酒往往为酒精勾兑,即使收藏再多年,也没有什么增值潜力。
四、选择正规的渠道、选择靠谱的商家
目前老酒市场并未完全成熟,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鉴定体系,更没有固定的供应链。从事老酒交易的门槛也是比较低,专卖假老酒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各种噱头酒、概念酒、发霉酒呼之则来,收藏老酒,建议您选择您身边信誉度良好的老酒商,他们不仅会传授您丰富的老酒知识、令您少走弯路、更是可成为您值得信赖的朋友!
无论老酒市场如何翻云覆雨、无论市场泡沫如何影响老酒交易,尚书郎仍然呼吁正能量:让我们对后仿假酒、打孔假酒、换标酒等等说“不”,理性对待炒作,正确规避老酒风险,一起建立公正透明的交易市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老酒人。
尚书郎也会一直秉承着“喝酒尚书郎,人生更辉煌”这一理念,继续给大家带来高品质,高性价比酱香酒,关注尚书郎,交一个人生挚友,只为让懂酒爱酒的你喝上好的酱香酒!
看完这些老酒误区,大家是否对老酒常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看不过瘾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尚书郎,阅读历史文章。您是否还有与老酒收藏或者相关酒的疑惑,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给尚书郎留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