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以来,30多年过去了。是的,1982年出生的酒友,00后一直被称为大叔大妈,很让人担心。
过去是历史,但不变的是,“82年拉菲”的梗依然活跃在网络、表情乃至现实生活中。
作为酒圈的一员,时不时在拍卖会上看到82年的拉菲,在朋友的酒局上看到82年的拉菲。
--从操盘人和年份说起
上面提到的主人是埃里克德罗斯柴尔德。在去年作为酒厂老板退休之前,他负责酒厂的管理。埃里克是葡萄酒行业的营销天才。自1974年接手酒庄以来,他不仅保持了拉菲的优良品质,还在全球葡萄酒市场上赢得了多年的拉菲,包括1982年的拉菲。
拉菲的主人埃里克
有人问他,“1982年的拉菲城堡酿了多少瓶酒,到现在还没喝完……酒窖里还剩多少瓶1982年的拉菲?还没卖完?”庄答道:“这是秘密~”
当年的葡萄园:1982年,拉菲城堡只拥有90公顷的葡萄园,比现在的107公顷略小,但仍大于其他四个一级庄。没办法,集团有钱哈哈。葡萄园中赤霞珠依然占最大比例,其次是品丽珠、维多和梅洛,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拉菲葡萄园
当年酿造:1982年手工采摘葡萄,在葡萄园筛选,然后运到酒厂去梗,在大橡木桶中发酵(1988年使用不锈钢罐)。该酒在自产橡木桶中陈酿近两年,陈酿期间定时倒酒,最后澄清后装瓶。综上所述,与目前拉菲正品酒的酿造方法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除了车主的营销和高产出之外,没什么区别。
--世纪之年的加持
1982年,温暖但不干燥的生长季节给葡萄带来了成熟的风味和单宁,完美的浓度和饱满的口感,收获期于9月16日提前开始。这一年生产的酒酸度较低,当时的一些传统酒圈认为82年的酒质量一般,不适合长期陈酿。然而,顶级葡萄酒凭借丰富的单宁和坚实的结构,在漫长的陈酿中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30多年后回顾这一年,我觉得1982年是20世纪最好的年份之一。
面对炎热的天气,一些设备不完善的酒厂在发酵控制方面遇到了麻烦。大部分酒庄都迎来了几十年一遇的高产量,少数酒庄产量过高,使得酿造的葡萄酒风味略显平淡。这也是整年被传统酒评家诟病的原因之一。
得益于1982年的加持,拉菲堡酿造的葡萄酒具有奇妙的浓度和结构,成熟而不厚重的果味,以及一贯的空灵口感,呈现出一种与葡萄酒年代不太相符的青春清新的特质。传统酒评家大呼:唉!一代不如一代!就连拉菲也在新年轻松做出了这种喝法!
1982年慕童葡萄酒厂
其实回顾当年葡萄酒的表现,会发现平均水平是很高的。王等四座一级别墅也不出名,二级别墅碧尚夫人也得了帕克满分,被称为“20世纪不朽杰作”。
由于气候的原因,1982年的葡萄酒产量远远高于往年。高产量也是许多1982年的葡萄酒至今仍在市场上销售的原因。因为产量高,喝酒的人多,82比其他大年名气大。
--酒评家的推波助澜
罗伯特对19
82年份葡萄酒品质的成功判断是他酒评生涯的起点。当年他在传统酒评圈中唱反调,大力支持82年,引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讨论。罗伯特帕克
但其实帕克并不是唯一看好1982年份的人。有部分酒评媒体和贸易界人士对1982年份的看法也都十分积极,虽然不知道是否为了促进销售哈哈。幸好大家没有押错宝,这一年酒款稳定上升的市场价格回馈了当年人们的投资选择。
2012年另一位十分有影响力的酒评家詹姆斯萨克林回忆起1982年说道:“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份深刻地告诉我一款伟大而年轻的葡萄酒尝起来如何,教会我无论是桶边试饮还是从瓶中饮用,无论年轻或年老,伟大的酒始终伟大。”
詹姆士萨克林
帕克等酒评家打的包票给了消费者极大的投资信心,带动了第一波销售。同年葡萄酒上市后,波尔多迎来了美国的消费者大军,期酒市场大热,带动了第二波销售。期酒很大程度奠定了当年波尔多葡萄酒贸易的基调,因此82年已经呈现势不可挡的局势。
当然,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不少酒评家在期酒发布前叨叨念,认为1982年份葡萄酒质地过于浓稠,酸度不足,注定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长时间陈年发展。哦豁,结果打脸打得真疼啊~
--在中国市场爆红
拉菲在中国的走红很大程度要归功于90年代港片的兴起,谁也说不准1982年份拉菲为何会在香港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但 “来一瓶82年的拉菲”、“给我拿几支82年的Lafite”和“我漱口都是82年的拉菲,蜜桃红算什么”等经典台词已经刻在许多国人脑中。
从那个年代起,葡萄酒逐渐成为商务宴会上的新宠。一个新兴的酒饮市场,需要一个代表,需要一只辣子鸡,82年拉菲赶上了好时候。因此,在口口相传中,82年拉菲演变为大多数人眼里高档葡萄酒的代名词。
就和购买奢侈品一样,许多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品质,还有格调。这款酒越受欢迎,消费得越多,现存的拉菲也就越少,进而再带动价格上涨。这就是供需关系的市场原理,价格一涨,更多人喝不起之后,它便愈是能代表饮用者的身份。
不计算汇率、通胀和消费水平变化等因素,单单是82年拉菲的售价与发布之初相比,已涨至发布价的140多倍。
2008年拉菲
在意外成为中国最红的葡萄酒之后,善于营销的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盯紧了中国大陆市场的推广和宣传。2008年份正牌酒发布时,拉菲酒瓶上鲜艳的红色汉字“八”,也是拉菲为迎合中国市场所做的举动之一。同年拉菲集团在山东蓬莱投资建立了酒庄,今年前些月份刚刚上市,也着实不易。
--喝酒有更多的选择
82年拉菲是那样著名,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款酒是拉菲古堡空前绝后的一款酒,再没有能媲美的年份选择。而事实上,在酿酒技术与理念不断革新、消费者口味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在拉菲古堡从1982年至今的30多个年份里,有不少年份的品质不逊色于82年。
拉菲酒窖
它们比82年的更加适饮,同时更符合现今多数人口味。如果想一品拉菲的芳泽,大可不必紧盯1982一个年份不放,例如1986、1996、2003、2009、2010以及最近的2016年,拉菲古堡都酿出了品质超群的佳酿。
葡萄酒正在中国逐渐大众化,但有些消费者依然停留在“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消费理念中。过去这些年中国葡萄酒市场迎来喷发发展阶段,许多优秀的进口商为市场引入了大批高性价比的葡萄酒,奠定了大众消费基础。
作为一个中立的葡萄酒教育机构,我们也希望通过普适性强的葡萄酒教育,慢慢地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真正的葡萄酒爱好者。“来一瓶82年的拉菲”,终将成为饭桌上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