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说新语》说2021,第——条
编者按:
今年的最后一周。
长期遭受疫情的折磨,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似乎变得麻木。
很多人觉得2021年好像是2020年的“简单复制”,人类在疫情中继续忍受着,忍受着,艰难地挺着。
终于,科学家们研制出了疫苗,我们拥有了对抗病毒的关键武器。
于是,人类努力“重新连接”世界,复兴经济,恢复生活。我们对未来最迫切的期待是——回到过去。
但是病毒根本没有放过人类。它一直在变异和升级。从德尔塔到奥米克隆,葫芦还没按下就飘了起来。
人类的“打怪”之路真的很难走,但是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咬着牙,努力,不断前进。
只要我们在跑,就有希望。时间在我们这边,命运在我们手里。
2021年即将结束。也许你不怀念,但我们为你写的这些事和人,都值得你记住。
随着3354的一声巨响,发令枪响了,苏脱颖而出,加快冲刺,红如烈火。
“9.83秒破亚洲纪录!”“第一个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中国人!”……
2021年夏天,苏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跑道上跑出了“中国速度”。
他说,从小,他就梦想成为跑得最快的人。
空间站天河核心舱,航天员王亚平把泡腾片放进水球里,水球变成了一个蓝色的“地球”。
她对学生们说:“这个蓝色的小球看起来像我们的地球吗?未来,中国人将步入月球、火星和更远的深空。”
这一堂国民科学素质课,飞天梦,科学梦,在无数孩子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
《太空课堂》将我们的梦想指向星辰大海,诠释“中国高度”。
“你确定你尽力了吗?”
“我希望你再试一次”
“每个小团体都不应该被抛弃”.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谈判,药企代表8次离席,比原报价低了40%。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的“灵魂议价”,让药企代表们快哭了,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今年以来,实施《民法典》、收药、教育双减……一系列民生政策实质性推进,“中国温度”深入人心。
从突破人类极限的竞技场,到挑战科技巅峰的航天领域,再到改革艰难复杂的深水区,压力越大,我们的韧性越大,考验越大,斗志越好。这些只是我们的一些成就。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
年初“新疆棉花事件”企图摧毁中国企业和劳工的发展空间,全网自发抵制,明星纷纷解约,激起强烈的爱国正能量。
期间,河南等地暴雨洪涝,严重威胁人民生产生活。多省多轮跨区域增援,让全国上下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大坝。
年末经济发展呈现“三重压力”新挑战,部分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立足实际,做好“六稳”和“六保”,保障民生,稳定宏观经济市场.
“千磨万吹,依然坚挺,自东向西,轻而易举。”
逆风,我们就逆风飞,一个个“苏联式”冲刺,顶住压力,刷新纪录,证明自己;
逆水行舟,逆水行舟,在保守、以邻为壑的国际“翻滚”竞赛中冲破天际线,从维度提升的角度探索星际空间,思考人类的命运;
逆境,我们就逆境生存、凤凰涅槃,经济稳中求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们顶得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刻演化,没有一股子韧劲,我们怎能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个数据、事实、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之“韧”的基本盘。
一桩桩英雄壮举、凡人善举,让我们寻找到了中国之“韧”的精气神。
这样的韧性,蕴藏于居民消费升温和产业结构优化中。
今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4%,国潮、国货和国产替代品牌越来越受到欢迎。
以高端白酒、医美消费、新能源车购买为代表的消费升级态势在持续。个税抵扣、财力下沉、三次分配……“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和清洁能源的推进,让经济结构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样的韧性,来源于微观市场活力与自主创新动力。
今年是“入世”20周年。
20年来,我们不断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走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占3成,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到目前的7.4%。
我们瞄准“国际一流”定位,是营商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主要经济体,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
数百万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是微观活力的生动体现。
以疫苗研发、5G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卡脖子”的境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名第12位……
这样的韧性,植根于我们自身的战略定力和系统谋划。
我们致力于让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促进公平竞争,全面注册制和北交所成立,激活实体经济“一池春水”,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坚持“精准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严肃财经纪律,让经济的质地更优。全年粮食喜获“十八连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里。
我们立足长远,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绿色低碳转型“蹄疾步稳”。我们还推动制度型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我们顶得住,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和岗位上奋力拼搏、澎湃精神,扛压、抗压、解压,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我们顶得住,是因为我们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做难而正确的事,为下一次腾飞积势蓄势谋势。
我们顶得住,是因为我们追求共富共赢,言必信 行必果,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起最大社会共识,汇聚起最大正能量。
回眸2021年,
我们可以骄傲自信地说,
我顶住了,
我还行!
辛丑年 十一月廿三
2021-12-26
策划:子牙
作者:月半、赵璐
海报:子睿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