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20社,作者李当心,编辑贾阳。
鹏特饮飙升的“妖风”终于暂时平息了。
这个老牌功能饮料,今年5月27日在a股上市,股价一路飙升,16个交易日收获15个涨停板。到6月18日收盘,股价从46.27元涨到265.65元。短短半个月,市值翻了5倍。
因为涨得太快,公司连续发布了7次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a股投资者的热情。虽然本周小幅下跌,但截至6月23日收盘,董鹏特饮股价仍维持在254元的高位,市值达到1018.43亿元。
如果与同样的能量饮料相比,在美国上市的怪兽饮料市盈率为33.7倍,而董鹏特饮的市盈率达到了125倍。
有趣的是,纵观整个饮料行业,很多饮料股都保持了非常高的市值。比如去年在港股上市的农夫山泉,就因为高市盈率而引起热议。
但未上市公司,如袁琪森林,现在的销售率为14.38,销售额为27亿元,可以竞购农夫山泉。
高估值下,是资本对新饮料赛道的高度信心。一位投资人坦言,现在基本没有便宜的项目了。在无糖、健康、功能等新需求的驱动下,一度失去想象力的软饮料行业迎来了新的竞争焦点。碳酸饮料、果汁、乳饮料等成熟产品总量已经见顶,但催生了以无糖、降糖为核心的高景气细分品类。正如华创证券研究报告的观点,头部饮料企业的核心驱动因素已经从“产品渠道”切换到“创新、迭代、高端”。给二级市场带来足够想象空间的是品类创新和产品升级。
图片来自华创证券
然而,这种想象能支撑起投资者的热情吗?
01、一路暴涨
投资者对董鹏特饮的热情从上市第一天就可见一斑。上市首日,董鹏特饮上涨44%。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董鹏特饮保持了约10%的股价涨幅,直至6月18日的最高点。
经过15个涨停,董鹏特饮成为今年最赚钱的新股。最高的时候国内第一签能赚近22万。签约买车真的不是梦。
但如今董鹏特饮的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125倍,a股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平均市盈率在50倍左右,港股饮料行业平均市盈率更是低了40倍。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股价已经高得离谱了。
投资者如此渴望董鹏特饮,首先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正确的轨道。功能饮料赛道近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5%,是软饮料增长最快的子类别之一,而同期整个软饮料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仅为5.9%。
而且这条赛道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民生证券的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功能饮料的CR5(行业集中度指数)一直维持在80%~90%左右。相比之下,茶饮料的CR5为63%,果汁为32%。
行业领导者红牛拥有57%的市场份额,而董鹏特饮只有15%,不到其三分之一。是这个领域的第二玩家。市场总是愿意给行业第一的公司超高的估值,当第一家公司不在的时候,荣耀就落在第二家公司身上。
董鹏特饮自然承接了人们对整个赛道的长期看好。特别是在a股市场,优秀软饮料的有限目标显示了董鹏特色饮料的稀缺性。
从董鹏特音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家公司还处于成长期。功能饮料市场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从红牛“抢食”的十年。要知道,在2013年之前,红牛一家吃掉了功能饮料80%的市场,其巅峰时间是2011年,当时董鹏特饮的市场份额仅为3.9%。
但是在2015年之后,红牛陷入了商标纠纷。泰国红牛创始家族与中国合作伙伴华彬集团之间有数十场博弈,均未能和解。国内各品牌纷纷借势,如达利集团2013年推出的乐虎,红牛原中国推广人严斌打造的新品牌战马.红牛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
此时,早期一直是“高仿红牛”的董鹏特饮趁机将罐装饮料从5元降至3.5元,并通过赞助ICC、世界杯、中超等体育赛事大力营销,慢慢蚕食红牛腾出的市场份额。尤其是2017年推出500ml金瓶后,董鹏特饮拉开了与半路杀出的乐虎的差距,稳坐行业第二的位置。
目前红牛诉讼未决,董鹏特饮先上市,权衡更为突出。本轮募资17.3亿元后,董鹏特饮还将在华南、南宁、重庆建设生产基地,并将斥资3.7亿元用于营销。有了资本的支持,董鹏特饮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更多主动。
图片来自董鹏特饮招股说明书
然而,即使如此,投资者还是对
东鹏特饮的情绪,也着实太过乐观了。毕竟这家公司目前的拳头产品只有能量饮料,0糖、陈皮特饮等新产品线,仅仅占据了不到5%的收入。产品结构单一,就很容易导致当拳头产品增长停滞后,整个公司迅速失速,承德露露、香飘飘等都可称是前车之鉴。图片资料来自于《Energy Drinks in China》
不过,东鹏特饮现在的销售主阵地都集中在华南一带,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当下给出如此高的市值,甚至像国金证券这样的机构还给出291元的目标价,市场明显是期待其市场拓展前景。
02、溢出的泡沫
人们对于饮料行业的乐观情绪,绝不仅仅是局限于东鹏特饮这一家公司。去年至今上市的数家饮料公司,都保持着较高的市盈率。如去年上市的均瑶健康,今年一度股价连涨8周,几近翻倍,今年2月份上市的李子园,上市4个月,股价已经涨了2倍,和古茗、益禾堂、CoCo等品牌合作的奶精第一股佳禾食品,在今年4月底上市后,目前股价也从发行价的11元涨到了27元。
而最典型的代表,则可能是去年在港股上市的农夫山泉。截止到发稿前,农夫山泉的市盈率如今高达54倍,要知道,连茅台的市盈率也只有54倍,而在港股,饮料行业的市盈率平均值仅仅只有40倍。
在上市时,农夫山泉就曾经因为市盈率过高,被许多投资者追问“凭什么比茅台还高”?而这种乐观的情绪,不仅弥漫在二级市场上,在一级市场上也非常明显。
比如短短一年内估值就翻了3倍,无糖气泡水的龙头元气森林。据深响的报道,目前一级市场基本采用市销率(市值/销售额)来为新消费品牌估值,以元气森林去年的销售额和最新的估值计算,其市销率已经达到14.8倍,接近行业龙头农夫山泉的市销率16倍,而行业的基本情况是2-3倍左右。
元气森林的高估值,也带动了一批同赛道项目的估值。一位投资人告诉全现在,“现在的项目没有便宜的,大家的都把自己的未来预测得很美好。”
这些饮料公司整体的高溢价,和东鹏特饮的疯涨,有着一样的起因,那就是软饮料市场上尚未被满足,具备高成长性的消费需求。
从2015年开始,过去茶饮料、果汁等成熟品类的增长已经见顶,渠道接近饱和,而元气森林、汉口二厂等一批新品牌的爆火,代表着无糖化、功能化的需求已经成为了饮料市场里的新增量。
在新趋势的推动下,据广发证券的数据,2014-2019 年无糖茶饮料的复合增长率为32.6%,纯果汁和中浓度果汁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9%和 9.4%,都远远高于整个茶饮和果汁大品类的增长。同样因为这一原因,无糖的包装水也还有较高的想象空间,预计未来5年保持10.8%的复合增长。
图片来自于广发证券
因此,在包装水市场占据第一,并能在竞争对手怡宝、康师傅等负增长时,还能保持高速增长的农夫山泉,就成了如今二级市场的香饽饽。元气森林更不必多说,纵观其他保持较高市值的企业,无一不是将健康、功能化的概念,作为最大的卖点。
比如主打甜牛奶的李子园,不仅和东鹏特饮一样玩下沉策略,还推出了即饮咖啡、电解质水等新品类,佳禾食品不仅抓紧“健康”概念,主打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还在发力冷萃咖啡等新业务。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去年元气森林的无糖气泡水爆火后,其赤藓糖醇生产商保龄宝的股价一个月就上涨了182%。
资本从来都是趋利且疯狂的。如果对比其传统品类的行业龙头,则更能看出新概念对于这些饮料企业的加持,比如处于成熟品类里的养元饮品、承德露露和香飘飘,三者的是市盈率仅仅只有24、26和20倍。
而二级市场的情绪,显然也拉高了一级市场的期待。
虽然价格昂贵,但这位投资人也坦言,如果能投进去,还是会投的。“元气森林是有很大确定性能做成的公司,现在以几百亿估值投进去,赌它上市2000亿也算还好吧。”
即使投不进去行业第一,跟在后面的项目也不缺人愿意投。去年如清泉出山、好望水、汉口二厂等一批国产新品牌都纷纷拿到了融资。这个市场品类多,竞争局势也尚未明朗化,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气泡水、果汁、茶,这三个大品类每个至少能有1家头部企业,还有很多结合的,比如果汁茶、气泡茶等等,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赌。”一位投资人说。
不过,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去年疫情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资本,没有太多好的去处,因此不少都涌向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加剧了泡沫的形成,但这是非常规的、阶段性的。
但无论泡沫大或小,投资者们都不会放弃这波机会,毕竟,不管是否值得这个价格,只要一定时期内有足够多的人相信,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