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布伦特原油月内连续合约(BOOY)突破75美元/桶,创下2019年4月以来油价新高;WTI原油期货8月合约继续创出2018年10月以来的新高。原油一直被称为“工业之母”,其大幅涨价对其下游产业链影响深远。对此,21资本研究院为投研带来3个问题:
1、什么原因导致了石油涨价,这个趋势会持续吗?
2、对石油石化产业有何影响?
3、石油化工的未来如何?
21硬核投研,领先一步,帮你摸清市场脉络。
.....
01、石油涨价趋势会持续吗?
至6月22日收盘,布伦特原油连续合约(BOOY)突破75美元/桶;原油(SCM)主力合约460元/桶整数关口再探。今年以来,布伦特原油和原油主力合约涨幅分别为42.53%和48.95%,均已回到疫情前水平。
说到油价飙升,就不得不提去年石油的“惨淡经营”。
2020年,受疫情影响,原油需求骤降,当月布伦特原油连续合约一度创下21世纪以来的最低纪录。甚至5月份美国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37.63美元/桶,暴跌305.97%,是石油期货交易首次跌入负值。
从全年来看,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石油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9460.6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较2019年回落近27个百分点。2020年,石油石化全行业实现净利润888.2亿元,同比增长-35.4%,增速较2019年回落30.9个百分点。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但其本质是供求关系的调整。在疫情影响下,石油需求大幅下降是油价大跌主要原因。
然而,2021年石油市场的情况将会改变。随着疫苗的有序接种,全球经济基本面将逐步改善。截至目前,美国接种过至少一剂疫苗的人群比例超过50%,德国和法国的比例分别为43%和38%。截至6月19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报告超1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
全球经济的回暖,重新拉动了原油的需求,甚至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技术委员会预测,2021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约600万桶/日,全年原油需求将升至9650万桶/日;受经济复苏和汽车销售的影响,预计原油需求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继续增长,并有望超过2019年。
从营收来看,2021Q1石油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862.1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2020Q1提高近28.7个百分点。石油石化全行业实现净利润620.9亿元,同比增长297.3%,增速比Q1 2020年高500.4个百分点,实现高增速。不难看出,石油石化行业的回暖与去年的低系数不无关系,但在利润方面,却取得了远超去年甚至前年的增幅。石化可以说走出了低谷。
此外,原油库存也在下降。据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技术委员会预测,到今年6月底,全球石油库存过剩将不复存在。从9月份开始,原油库存将加速下降。从9月到12月,库存每天将减少至少200万桶。到12月,发展中国家的库存约为1.09亿桶,低于2015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美国汽车协会(AAA)预测成品油价将在夏季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价。
02、高油价对石油产业链有何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从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下游进行拆解分析。
先说上游行业。石油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勘探和生产。原油的价格直接反映了单位
https://tupian.lamuhao.com/pic/img.php?k=2015原箱茅台如何鉴别真假,2015原油价格走势分析5.jpg">再说说,下游行业的炼油和石油化工行业。在炼油行业,其成本主要变动来自于原料成本波动,产品收入则与成品油价格挂钩。不过,炼油行业的利润与成品油的地板/天花板的定价机制有直接关系。
根据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40美元低于80美元(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简单来说,70-80美元之间是炼油企业的利润收获期。此外,近期国内经济提前一步复苏,并实施对部分成品油征收进口消费税的政策,使得国内炼油企业利润表现要强于国外同行。
而至于石油化工行业,要判断与石油的相关性。
这其中,与原油最相关的PTA品种,下半年仍面临新增投产压力,但PTA及PX加工费预计可压缩空间有限,大概率将跟随原油成本而推涨。
数据显示2021年3月至6月PTA社会库存快速下滑,一方面是PTA的降负减产保加工费,另一方面是上半年的聚酯产量增速尚可。但进入下半年,PTA产能增速仍高达9%以上,预估6-7月逐步迎来社会库存的拐点,有重新转为累库的阶段性预期。
不难看出,当前的高石油价格对上游的石油勘探和生产行业形成直接利好。而对于下游,当前油价水平能利好炼油企业,但更庞杂的化工行业则需要考验终端的消化能力,利润空间难以与前两行业相提并论。
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公布的2021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9.23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7.21亿元,同比实现扭亏(1Q20公司出现亏损162.30亿元)。同时1Q21净利润为2015年以来单季度最佳。
具体来看在原油价格上涨、石化产品价差扩大的带动下,中国石油各业务板块(勘探与开采、炼油与化工、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均实现盈利。从经营收益的构成看,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实现经营收益185.19亿元,占比37.49%,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业务的经营收益占比分别为26.08%、29.71%、6.71%。
03、石油化工的未来如何?
纵观整个石油石化行业,尤其是上游,现在以及未来的主题都只有一个:转型。
2021年5月1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一份特别报告《2050年净零碳排放:全球能源领域路线图》,被国际能源署署长称为是“该机构五十年来最重要的报告之一”。该报告讨论了在1.5℃要求下,全球如何实现快速的能源转型,在2050年打造碳中和的能源系统。碳中和,就是这几十年全球能源产业的主题和发展方向。
世界能源的大转型中,石油更是不可缺席的一员。
按照IEA估计,要实现2050全球碳中和,那么在2035年就必须开始禁售燃油车。虽然不一定二十多年就一定能实现,但这是能源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未来电动车的普及将逐步取代以石油为基础的汽油消费份额。
国际石油巨头的动作告诉我们碳中和绝不是一句戏言。
国际石油巨头方面,转型比较激进的BP公司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能源,预计在2019-2030年分别翻20倍和5倍左右。公司要求从2019年到2030年,自身石油天然气产量压减42%,平均每年压减5%。资本开支方面,2019年到2030年,计划将低碳领域的资本开支增加7倍,对低碳领域投资给出非常低的IRR要求8-10%。
而壳牌公司(Shell)计划在上游板块的资本开支比例从35%缩减到2025年之后25-30%,而可再生能源资本开支比例提升。且壳牌公司明确提出,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甚至明确提出,2020-2030年,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压减12%。
中国油企对于碳中和同样不遗余力,比如中石油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实施路径,初步计划到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35年外供绿色零碳能源超过自身消耗的化石能源,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碳排放。对于转型业务的绿色低碳业务的资本开支数额暂未确定,目前还处于前期布局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年投资增长幅度会很大。
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在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宣布,中石化将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力争到2050年,比国家承诺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
04、小结
当前油价冲上近年高位,并且市场多数预计或仍有上行空间。核心原因是全球经济的重启和人员流动性的提高,原油需求迅速上升。与此同时,欧佩克+仍在严格控制石油供应,而美国页岩油开采商也还没缓过气来,即石油主要供给端仍未出现大幅回升的预期。此消彼长之下,全球原油库存快速消耗,推升看涨的价格预期。
若油价能持续在70-80美元/桶的水平运行,时间越长能给国内石油石化企业越丰厚的利润,可关注行业龙头企业,或许中石油跑赢贵州茅台不是梦。
看好国际原油价格的朋友,可关注相关的原油ETF基金如:原油基金(161129)、南方原油(501018)、嘉实原油(160723)、广发石油(162719)、华宝油气(162411)、诺安油气(163208)等。
【出品:南财智库21世纪资本研究院】
【作者:21资本研究院/冯展鹏,实习生 严纪宇】
【参考资料来源:华泰期货研究院、方正中期期货-液化石油气周报、国盛证券掘金ETF:石化产业景气持续、开源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天风证券石油绿色溢价等】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