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太懂酒的人来说,最终决定喝什么的,大多是酒瓶的外观。然而,即使是对葡萄酒一窍不通的人,也一直听说轩尼诗这个名字。
为了庆祝XO干邑150周年,轩尼诗邀请了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轩尼诗酒庄创建于1765年,但XO干邑一直是作为私人聚会用酒存在的,直到1870年才首次生产出来。轩尼诗成为了好酒的代名词,XO成为了干邑中的佼佼者。
这次设计酒瓶的加里也已经91岁了。他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师奖,是公认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师。杂志《名利场》甚至称他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
这套名为“大师”的套装在clos19.com网站上有售。
相比设计建筑,Gary也对设计“小物件”保持着兴趣,只不过建造周期相对更短,从概念到物件的速度更快。“小物件”既包含了更多建筑空间所缺乏的亲密感,又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而这种情感寄托正是他所追求的。
正因为如此,加里仔细观察了酿酒厂的水源——夏朗德河,并根据其河面的波光粼粼的水,做出了酒瓶表面的褶皱。他希望这能提醒饮酒者干邑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让情感在文章中得以传递。
也是如此。保证手工制作一直是轩尼诗品牌的优良传统。手工制作的酒瓶可能会让人更直观的认识到这一点,进而对品牌历史保持尊重。
虽然过去的建筑作品大多侧重于光滑的表面,但加里并没有限制自己的审美。好的艺术家懂得平衡个人喜好和对象特性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创作出既保持个人风格,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对象特性的作品。外墙光滑的迪士尼音乐厅如此,表面起皱的轩尼诗XO瓶也是如此。
熟悉Gary的人看到定制的酒瓶保护盒,可能会联想到他在70年代做的一系列家具设计。他选择了一直被认为易碎的纸质材料,通过特殊技术用热力拉伸,打造出经久耐用的桌椅,一度掀起一股风潮。所以选择同样的材质做保护盒,既能保证酒的绝对安全,又能隐藏怀旧之情。
如今,轩尼诗早已与路易威登合并,成就了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Gary设计过巴黎的路易威登艺术中心,他认为酿酒的方式和设计建筑的方式非常相似,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热爱和苦心经营。
即使他已经为建筑行业贡献了大半辈子,但他仍然保持着活跃的创造力,拒绝重复自己。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Gary显然更期待这个设计,这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