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倪晓宇,
七年前我选择搬出北京二环,
住在昌平的一个小村子里。
她认为大自然是一朵花,
就地取材,
创作了许多精美的花艺作品。
稍微装饰一下大自然,
让平时不被大家注意的风景,
突然有一个惊喜,
获得与平时不同的感受。
――在小雨看来,
这就是迪达花艺的最大魅力。
现在,受小雨影响,
一个接一个,10个朋友也搬进了村子,
把房子装饰得像森林一样。
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事金融行业,
有些是着色师,
在变老之前,
一起生活,一起玩花。
萧瑜说:“人生如俗世花展,
你将来会离开村子吗,
你会结婚吗,
我不是故意期待的,也从来没有抗拒过。"
撰文 庄娅琼
离开二环,搬到村里做彻底的手艺人
倪晓宇出生于湖北宜昌。1998年上大学时,她选择去美国学习服装设计。毕业后,她一直住在旧金山。她一边工作,一边坚持跟着日本老师,研究了六年的《草与月》。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积累了扎实的插花功底,好像是在为现在的大地插花做准备。”
萧瑜草月流动花艺作品
2008年,父亲突然病重,她决定回国生活。因为想做手艺人,所以选择了姐姐的城市北京,开了自己的店,给客人做衣服。
在搬到这个村子之前,她的店开在工体附近,专营棉麻服装。她当年在北京小有名气,王菲也做过一些衣服。
服装店名气越来越大,加盟商开始寻找。小宇只好放下做衣服的剪刀和针线,忙着东奔西跑,处理各种生意上的琐事。
虽然赚的钱多了,但她有些失落:“我的初衷是做一个手艺人,一个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商人。”
小玉在村里工作室的院子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昌平找花友玩。他们是因为插花认识的,都是养花爱好者。
我的朋友在那边的学校教书。小宇一进村就很喜欢。当天,他找到房东,签订了租房协议。
市中心的房子都租出去了,店铺都关门了,小宇把家和画室搬到了村里。从那时起,需要定做衣服的客人会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郊区找她。
没想到,这里的人都很喜欢。连小玉的女朋友都一个个搬过来了。
有人是财务,有人是培训老师,还有人是调色师。“他们过来看看,我又拿起剪刀,自己掌握时间。发现生活真的可以这样。”
用大自然做花器,获得忘我的快乐
大地花卉艺术在中国刚刚兴起。三年前下过雨。
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一头雾水。跟着比利时花艺大师Stef Adriaenssens学习后,她才发现,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传统插花的活动。
“当我们来到野外,首先要观察四周的环境,所有的创作都是就地取材,大自然给了什么,就用什么。”
现代花艺大师Stef Adriaenssens
小雨的大地花艺作品
小雨对大地花艺着了迷,住在村里的最大好处就是,周围的环境非常适合做大地花艺。
没有工作的时候,她和女友们就开着车到处转悠,看到喜欢的环境,当即就选定为创作场地。
有时,她们会提前做设计和策划,前一天画好图纸,仔细考虑可以选用什么材料。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激情创作”。
小雨说:“大地艺术不像传统插花那么注重结果,真正在做的时候,是忘我的,不会担心最后好不好看。”
有一次,小雨和姐姐回到宜昌老家,路遇一个山谷,被美景迷住了。下车脱了鞋,卷起裤脚,就跳进了溪水里开始摆石子,捡树枝、采野花做造型,浑然不觉天什么时候黑了。
还有一次,小雨花了4、5个钟头,终于完成了一件特别满意的作品,突然间山里涌下了大量的溪水,一瞬间作品就被打散了。
“没有惋惜,它们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不属于我。大地花艺最令人着迷的部分,就是不可预知。”
也有人会质疑大地花艺,但在小雨看来,把大自然稍加修饰,使人们重新注意到大自然的美,从中得到与平常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大地花艺的最大意义。
“平时大家注意不到的风景,突然变得有惊喜了,和大自然的互动多了,人才会真正热爱大自然。”
小雨用村里的植物创作的大地花艺
老去之前提前抱团生活,
从不睡懒觉,每天都保持充电状态
每一次做大地花艺的时候,站在天地间,小雨和女友们都不断感觉到个体的渺小。曾经的很多焦虑,在做大地花艺的时候,都能慢慢放下。
小雨说:“现在很流行抱团养老,我们虽然还没有开始养老,但已经在抱团生活了。”
有一位朋友是个70后,是小雨3年前认识的,看到小雨搬过来之后也想进村,于是和老板谈,是否可以每周一进公司,其他时间在线上工作。
虽然获得了公司的同意,但也相当于放弃了晋升的机会。她告诉小雨,这是想清楚得失之后,做出的理性决定。
另一位朋友是个80后,职业是色彩搭配师。她曾经在王府井工作,年薪有50-60万。以前的工作,经常需要陪客人去国外挑选设计品,到处飞,身体一直出问题。
看到小雨的选择后,她纠结了好久,想了一两年后,在大家的鼓励下,才最终搬进了村子。
小雨和女友们在村子里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所有人的卧房里都没有厚窗帘,每天太阳一升起来,大家就起床了。
上午,大家都会去林子里跑步、遛狗、打太极拳、做瑜伽,向村里人买一些本地种的蔬菜瓜果。
下午到晚间则是高度专注的工作时间,小雨会接待预约的客人,思考定制设计,投入地做衣服。
但大家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大家都保持着不断充电的习惯:“我们会经常分享彼此最近在学什么,有好的课程也会组团参加。”
这些年来,村里住的人不少,但来来去去,最后能真正定居下来的人,不仅要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门手艺,不用朝九晚五去上班,也能养活自己。
小雨还有7位“家人”,它们是3只狗、4只猫。
家里的金毛是在卖肉的餐馆救回来的,当时它已经怀孕,救回来3个月后,生了一窝8只小金毛,小雨送给朋友7只,还定期回访。自己留下了一只,陪伴死里逃生的母亲,现在母女俩每天都在一起。
收养的猫也都是流浪动物,有的刚出生就被扔在垃圾桶,有的断了腿,被小雨救到医院。
小雨说:“人也好,小动物也好,花花草草也好,也许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一种缘分,我不想去抗拒它。
生活就像一场大地花艺,未来会走向哪里,是否会离开村子,或许会走入婚姻,我并没有刻意期待,也从不抗拒。”
把客厅布置成小森林,太开心了
小雨觉得,花艺真正的美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准备的温暖细节里。
她喜欢有禅意的中式院子,就给月亮门配了一棵简洁的松树,地上用白色石子铺了步道,再无多余的装饰,空间宽敞。
冬天的时候,她喜欢坐在窗边一边喝茶,一边晒太阳,舒服得感觉时间就像停止了。
专注体验当下的每分每秒,是小雨搬进村子后最大的感触。
部分图片由倪小雨、鹿石花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