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鸡王跨界卖奶是什么结果?答案是,很快就会上市。
日前,益铭食品更新a股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61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9.27亿元,将用于营销网络直营奶吧建设项目、江苏益铭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年产3万吨烘焙产品新项目、研发及生产设备项目。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项目。
益铭食物来自浙江温州。其创始人是朱明春,曾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养鸡之王”。上世纪80年代,朱明春开始从事养鸡养殖事业,发明并推广了“浅笼养高密度饲养技术”;1992年,朱明春转行从事乳制品加工,并于2015年创办了益铭食品。目前,以朱明春为首的朱氏家族持有益铭食品93%以上的股份,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资料显示,益铭食品以加盟店为主,加盟费和门槛低,但毛利率也明显低于其他销售渠道;同时,公司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管控不够严格,其鲜奶产品被查出大肠菌群超标。
加盟店1176家 单店加盟费三年不超过5万元
目前,益铭食品“益铭真鲜奶吧”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加盟和直销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18年底,公司共有奶吧门店1459家,其中加盟店1176家,加盟与直营比例约为4: 1。
在招股书中,益铭食品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门店渠道。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益铭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3.8亿元、15.9亿元和8.4亿元,其中门店渠道收入占比超过70%,加盟店收入占比超过50%,分别为55.38%、55.02%和51%。
来源:招股说明书
显然,加盟店是公司的主要创收力量。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益铭食品的加盟店数量从891家快速增长到1222家,而直营店数量在2019年上半年从176家增长到302家。
加盟店迅速崛起的背后是相对低廉的加盟费。
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的特许经营费收入是指被特许人为了取得特许经营权而向公司支付的一次性特许经营费。公司根据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期限分享确认的收益,一般为三年。
从新增加盟店数量与当期新增加盟费的匹配关系来看,益铭食品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单店加盟费分别为4.63万元、4.62万元、4.67万元、4.58万元。即只要缴纳5万元以下的加盟费,就可以获得“益铭真鲜奶吧”3年的特许经营权。与公司经营模式类似的元祖股份加盟费约为33.25万元/3年(数据来自元祖股份招股书)。相比之下,益铭食品的特许经营模式更为激进。
来源:招股说明书
此外,公司还提到,公司每期收取的单店加盟费略低于合同规定的免税金额。由于部分加盟店属于新领域或新业态,公司将酌情降低加盟费,以支持加盟店的市场发展。
在公司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一鸣真鲜奶吧”很快在浙江省各地开业。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浙江1317家,江苏178家,上海12家,福建17家。浙江门店占门店总数的86.4%,集中度较高。而且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来自浙江市场的收入占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92.33%、90.84%、89.75%、87.79%,区域市场集中度风险较高。
虽然加盟让门店遍地开花,成为增加公司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加盟模式本身毛利率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根据招股书对不同渠道毛利率的分析,以2019年上半年为例,毛利率
而且同为门店销售,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毛利率相差甚远。乳制品方面,直营店毛利率为60.46%,加盟商毛利率仅为32.05%;烘焙方面,直营和加盟的毛利率分别为59.12%和30.61%;其他食品中,直销和加盟的毛利率最大,分别为59.3%和17.48%。
所以加盟模式的盈利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三种销售方式:直销、直销、分销。
来源:招股说明书
发力直营致销售费用上升明显
依靠加盟模式赚不到足够的钱,直接导致益铭食品近年来营收快速增长,但净利润却未能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益铭营业收入分别为12.54亿元、15.16亿元和17.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2亿元和1.57亿元。
与营收的稳定增长相比,益铭食品的净利润波动较大。因此,益铭食品意识到,如果继续依赖加盟模式,在现有市场饱和、新市场开发不畅的情况下,公司将延续“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于是管理层开始将目光投向毛利率更高的直销模式。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加盟店增长率为37%,而
直营门店开店增速为71.5%,直营门店开设的脚步明显加快。和直营门店数量一同快速上涨的,还有公司的销售费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一鸣食品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亿元、2.8亿元、3.6亿元和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91%、18.62%、20.72%和21.08%,占比上升明显。
来源:招股书
公司解释称因直营门店数量的增加,职工薪酬、运输费、营销费用和租赁费用同步增长所致。其中,2016年至2018年,公司租赁费用由1748万元上升至4776万元,占比分别为8.76%、11.26%、13.14%。未来,若直营门店继续扩张,销售费用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难以忽略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方面是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两方取舍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食品公司,一鸣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2013年2月,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的乳制品抽检结果显示,抽检的201批次鲜奶油6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的鲜奶样品中,包括一鸣食品的3批次鲜牛奶,不合格原因为大肠菌群超标。
有专家分析,鲜奶大肠菌落超标的可能原因包括生乳在采集、贮存或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消毒杀菌不严,运输、贮存、销售鲜奶的过程中冷链断裂导致微生物繁殖等。
2013年第三季度温州市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信息显示,一鸣真鲜奶吧2013年7月14日生产、7月15日上市的鲜奶吐司面包因“加工方式”标注错误,判定结果为不合格。
此外,社交媒体上也多次出现一鸣食品消费者在酸奶中喝出头发、文字或食用后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状况。(文/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