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能确定的是现在该做什么。
古人云:“窘见其不为,穷见其不取。”
做人,有所为,无所不为。
诚然,一个人最真实的性格取决于他在底层的样子。
02
很拙劣的人,怨天怨地。
我读到一条忠告:“这个世界容不下任何人的软弱。你向别人倾诉,你发泄,然后就成了别人诋毁你的理由。”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到处找人诉苦,你会看到有人对你微笑,听到安慰的话语。但是你一转身,人家会嘲笑你。如果你和他结怨,你自己的话也会成为他攻击你的理由。
原因很明显,但是很多人不信邪,还是习惯到处找人倾诉。
清代曾国藩率湘军平定战事,立下汗马功劳。
有个老乡来了,找到曾国藩,说他吃了多少苦,多么想参军。
曾国藩带着老乡吃了一顿饭,然后给了他一些钱,送他回家。
身边的人不能理解,老乡也觉得委屈。
穷困潦倒的"某家赤贫。且初作客,去秕就食,宁其素也!吾恐其见异思迁,故迁之"挑三拣四,不喜欢食物中的谷物。如果更难,就没办法活下去了。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反省自己,不能接受现实。
一个人把自己的苦难转嫁给社会,就能看出自己的性格。社会很好,我不欠谁的。如果我真的欠你,我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偿你。
03
有骨气的人,贫贱不移。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去楚国。中途,陈国和的郭裁派兵阻止了他,还让一群人几天吃不上饭。
有一天,子贡悄悄地溜了出来,带着自己的财物,和当地人交换了一些大米。
颜回和鲁兹手里拿着米饭在一间破房子里煮饭。没想到,一些米饭被倒在地上,弄得很脏。颜回抓起饭就吃。
大家都觉得颜回太自私了。你怎么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独自吃饭?
孔子说:“如果是我,也会这样做。”
把地上的菜留给自己,把好吃的菜留给大家,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性格。
一个人只要保持节操,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即使有误解,也会澄清。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另一方面,暖人心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很多人在富有的时候会给别人一些东西,但是在贫穷的时候,他们的自私就达到了极致的位置。毕竟有口饭吃就不容易了。为什么要照顾别人?
还有的人,为了一顿饭,出卖自己的尊严,甘愿被人利用,以为有饭吃,就能过一辈子。
勇气不是趾高气扬,咬牙切齿,而是低头的时候也能看到“高贵”。
04
有远见的人,默默前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但也有人把“登高”理解为地段好、钱多、长相霸气、生活奢华。
其实“登高”是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是一种上上下下的心态。
不要被当前的美好所迷惑。只有自己去争取一切,才能心安理得。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过得很好,但不能长久,利用敲诈勒索,平白获利。
曾子小时候,家里很穷,靠种地为生。鲁王知道后,给了他一块地,他拒绝了。他说:“忘恩负义是令人不安和罪恶的。”
有一次,曾子到了齐国,齐景公劝他做官。曾子也拒绝了。
孔子给曾子点赞:“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后来曾子成了思想家,大儒,写了《大学》 《孝经》等著作,为后人所仰望。
接受一次礼物不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但一次又一次的接受礼物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变质。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卑鄙的人,本来都是好人,但是到了低潮的时候,却不懂得拒绝,反而要靠别人拉着走,于是就成了别人的“傀儡”。
最可怕的是伸手给别人却忘了走路的人。
要懂得,“水滴石穿”几个字,被坏人利用了,好人就会遭殃;被好人利用了,好人就会持续变好。
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就算你是个很优秀的人,也只能帮你一时。你是唯一能帮你一辈子的人。
么你总是那么穷,为什么你是好人4.jpg">05
一个人在有钱有势的时候,也许会花钱包装自己,因此他的人品,是难以察觉的。只有他变穷之后,所有的包装就撕毁了。
比方说,有钱的人去帮助乡村里的穷人,他特意摆出热情的样子,请人拍照纪念;请扫大街的人吃饭,不是因为可怜他们,而是为了炫耀自己。
有一段时间,“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中,一位放羊大叔朱可铭冒着恶劣的风雨,连续救了好几个比赛者。获救的比赛者,对大叔感激万分,但是他没有索要回报。
过了几个月,大叔家乡的果园丰收了,还销路不畅。他倒是主动利用自己的名气,帮忙卖苹果。
看到家乡的人致富了,他不好意思地说:“当时也没想着卖多少,没想到网友那么热情。”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大叔家寒酸多了,但是他的人品,却比一般人富贵多了。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穷人,会越来越穷;一个富人,会越来越富。
事实上,能够决定贫富的,不是手里的钱,而是你的“心”。只有心倒下去的人,才永远起不来。
愿你我,吃得苦中苦,能为人上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章,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