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欣
《平原上的夏洛克》作为青年导演徐磊的首部院线作品,该片没有明星加盟,完全依靠讲述农村故事,在同时上映的多部都市电影中以顽强的草根精神勇往直前,最终斩获近千万票房,成为年度小成本电影的典范。相比之前的农村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脱胎于农村现实,却更进一步,将农村生活的真实画面和农民的天真与聪明一一展现。本文将从影片演绎、影像节奏、核心叙事等方面对《平原上的夏洛克》的调查过程进行拆解。
还本真,素人真情流露
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选择农村题材作为表现对象的电影数不胜数。前期如第五代导演挖掘的《平原上的夏洛克》 《秋菊打官司》 《红高粱》的电影,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活着》,新时期经典重塑,《我不是潘金莲》,辛玉坤导演的犯罪类型片,发出中国乡村电影类型化的信号;青年电影人毕赣的成名作《心迷宫》让农村电影有了多元化的诗意表达。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暴裂无声》 《路边野餐》包括《过昭关》涌现出来。
《四个春天》剧照
不同的是,《平原上的夏洛克》由非专业演员演出,排除年轻导演资源有限的原因。这样的安排和解读,其实产生了一种更真实、更幽默的化学反应。主角是鹰巢和展翼,人如其名,于是导演巧妙地设计了桥段:鹰巢骑着他的马在月下,展翼骑着他的农用三轮车在地里,被冠以堪比超级英雄、仁义双全的侠客称号。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展示了两个人合力追查肇事者的过程。“农民侦探”身份的跨界混搭让人忍俊不禁,但荒诞并没有被架空。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业余演员,完美再现了小人物的真情实感。
慢节奏,土探案有诗情
如今的“酷电影”和“酷剧”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各大银幕。多分支叙事发展成为宠儿,城市题材节奏快,牢不可破。相比之下,叙事轻节奏慢的农村电影尤为特别。《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叙事空间植根于中国的农村大地,讲述了超英和正义之士奋力寻找真凶的感人故事。影片虽然在体裁探索上并不突出,但在情感上做到了诗意的表达。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没修过的房子,雨水没地方漏。鹰巢和展翼撑起的透明塑料薄膜,既是“保护伞”的普遍存在,也是跳水运动的宽敞支撑。那时,在屋顶上游泳的金鱼是鹰巢正直品质的体现。一组向上拍摄的镜头叠加了他们流浪的轨迹和涟漪,细致而无声,却又崇高。本片色彩斑斓的段落,鹰巢下月与肇事者隔马相见:鹰巢风驰电掣,明月当空。虽然没能追究到“真凶”,但以鹰巢为代表的农民不屈不挠、正义守信的侠义精神,将传递出充满浪漫情怀的真诚。
去奇观,彰显野生智慧
说起农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会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来看待和评判。《平原上的夏洛克》、《平原上的夏洛克》、《北方一片苍茫》等电影中的奇闻异事,都是以“奇”抓人眼球。《算卦》或多或少都有所谓“惊奇”的倾向,比如为了得到行凶者的踪迹而毫无头绪的寻找女神的段落。然而,与前述电影不同的是,导演并没有将奇迹寄托在“神鬼”的指引上,而是让主角鹰巢和展翼用自己的智慧去破案。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说《中邪》。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鹰巢和展翼的“cp组合”,一高一矮,一红一绿,闹出了不少笑话。导演承认自己没有创作一部喜剧,因为老兄弟散发的狂野草根智慧,促使观众笑得更多。他们用农村人自己的方式办事,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拒绝上医保,查监控,变装送外卖,抓住肇事者让他们自残逃跑。在普通人看来,这可能很蠢,甚至很傻,但超英和正义的人,愿意坚守道德防线,做事干净利落,体面得体。
从青年电影节脱颖而出的《平原上的夏洛克》,以平淡却强势的姿态走进观众的视线。它所传达的农村人的“土气酷”精神,维护了中国农村的土地和人民。顽强、足智多谋和勇敢的农民可以成为侦探夏洛克,也可以成为造物主所描述的任何人物。农村题材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宝藏等待挖掘,《平原上的夏洛克》无疑做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