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泛差役(杂泛差役),指各种不确定的奇奇怪怪的徭役和差事,如打柴、修理仓库、运输物资、送货等等。 《元典章聖政一興學校》:“应是儒生户,杂公仆,依例豁免。”李明东阳《應詔陳言奏》:“唯杂官及额外科校,请有师,令斩省。”也叫“杂而穷”。田明李逸《留青日札養老》:“天下百姓富,八十余人封爵,九十余人封爵,与县官同荣,不致混淆。”明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完整难满,日夜太忙。”
雜泛(杂泛),《明史食貨志二》:“服务叫李佳,李峻,扎潘,范三。”清代谢《癸巳存稿書河南府施志後》:“《明史》字。民国初年,出现了李嘉、杂番三等。嘉靖年间,一鞭而下,量地而得,失丁亮于官。”参见“杂项人员”。2.明代的一种徭役。 《明史食貨志二》:“服务叫李佳,李峻,杂饭,隔三等。”清代谢《癸巳存稿書河南府施志後》:“《明史》字。民国初年,出现了李嘉、杂番三等。嘉靖年间,一鞭而下,量地而得,失丁亮于官。”参见“杂项人员”。3.叫做杂而不精。清谷严武《日知錄醫師》:“现在的吸毒者大多是迷茫而止步的。他们看不清楚,但又不勇敢对待,所以好不了。”补充项也指政府的各种奇役。本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正直满身难,日夜忙碌难。”
圓泛(圆泛),形容为极其圆润。 《醒世姻緣傳》第五十四回:“说起来的人把他推荐到胡春元家门口,手段试过,炒豆腐也有味道;煎饼也可以是圆的。”条目正确完整全面;完美。延伸也指熟练程度;请随意。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四回:“说起来的人把他推荐到胡春元家门口,手段试过,炒豆腐也有味道;煎饼也可以是圆的。”第九十七次:“现在,你最好回到你的领袖雅玉那里去,在明水镇你家花园的书房里。你得掉屁股,但不能掉。”
盈泛仍然盛开。汤唯吴颖诗《九日灃上作》:“菊满时,泥醪美。”
虛泛(虚泛),模糊不清,不真实。刘源之《滿庭芳自悟》宋:“雨云终皆虚妄,可休贪。”
說泛(说泛),出售。 《西游記》第五次或第八次:“前年邀他时,先在洞门外相见;我告诉他被淹后,他跳下车去山洞换衣服。我来的时候,看见他潜入水中。”
冗泛,还是一般一般。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十》:“明知是多余的,也不能照着一个例子来。”2.冗余。郭沫若《古書今譯的問題》:“汉字中多余的、不适用的字太多了。”
普泛,也叫“普潘”。也叫“万能”。贯穿始终;通用。 《淮南子本經訓》:“持太乙,笼天地,弹山河,吐阴阳,伸拖四小时,纪纲八极,经纬六位一体,启示指引,宇宙无私。”南朝容《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泽普四海无私,法坦荡不杀。” 《魏書孝莊帝紀》:“夏末四月,祖文木皇帝、文木皇后迁太庙,内外百料铺加一级。”茅盾《虹》十:“原来的口号不够。我们应该提出一个更笼统的政治口号。”
平平泛泛,一般;普通。卷五,《朱子语类辑略》:“旧时代读书,当以利为重,以平平庸庸为广。”
鬧泛(闹泛),方言。还算活泼。茅盾《多角關係》十二:“拐角左边的一家小旅馆,此时正在闹事。还有几个人在已经在街上的小桌子的一半喝酒。”
旅泛,仍在漂流,漂流。唐代杜甫《橋陵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众生老短褐,一片浮萍遍地。
流泛,流浪。卷《江上懷翠微寺空上人》卷32:“(唐庆),因读妇女旧约,曾多次求人寻访,无下落。我不知道刘帆在哪里。”
靈泛(灵泛),灵活而机敏。周立波《初刻拍案驚奇》:“他头脑聪明,是一个贫农的儿子。”补证录入灵活机敏。2007年第5期《調皮角色》:“跟谁说都没用。你得把门开小,把门开大。不但要在背后努力,还要聪明,才能有春天和秋天。”
寬泛(宽泛),指广泛的内容和意义。鲁迅《十月》:“说到群众,界限很广。”瞿秋白《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十一》:“当然是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们自己的作品,从广义上讲,能写出真正的白话。”郭沫若《論大眾文藝大眾文藝的問題》:“你这首诗的定义确实有点‘宽泛’。”
空泛,空洞而肤浅,不着边际。匡《周易》卷三《文藝論集論詩三札》:“世人对景物的模糊描述为‘江上峰绿’,从来无法形容其中的悲欢离合。”瞿秋白《蕙風詞話》四:“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唤醒了模糊民主的噩梦。”巴金《餓鄉紀程》三:“但这个愿望是模糊的。他们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只是觉得这是他们的义务。”
p>科泛,◆1.見“科範”。○<元><曾瑞>《一枝花買笑》套曲:“見別人生科泛,著笑話兒逼匝;見別人乾廝研,著假意兒承塌。”參見“科範”。2.猶科範。機謀。○<元><曾瑞>《一枝花買笑》套曲:“見別人生科泛,著笑話兒逼匝;見別人乾廝研,著假意兒承塌。”參見“科範”。活泛,◆1.動作敏捷靈活。○《水滸傳》第七回:“<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見牆外一個官人看見,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收穫》1981年第2期:“一隊姑娘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高,一般俊,腰腿功夫一般活泛。”◆2.為人處事機靈。○《醒世姻緣傳》第十三回:“送這差不多五十兩銀子己你,指望你到官兒跟前說句美言,反倒証得死拍拍的,有點活泛氣兒哩!”<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走江湖的,心裏活泛,嘴巴又快,又熱鬧。”◆3.活動。○<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主角五》:“這幾個月他的心叫<喬光樸>燎得已經活泛了。”◆4.猶嫩;鮮嫩。○<柳青>《銅墻鐵壁》第十六章:“因為趕氈是一種油水活,他的手腳的肉皮活泛,不像受苦人,<胡>匪軍就把他當做區幹部。”○<于止>《失蹤的哥哥》:“魚蝦凍過以後,養分雖然沒有變,味道卻的確不同啦!吃在嘴裏發死發實,完全不像新鮮的那麼活泛,完全失掉了魚蝦那種甜津津的鮮味。”
黃泛區(黄泛区),◆<黃河>泛濫區域。一般指1938年6月<河南省><鄭州市>附近的<花園口>堤岸遭到破壞後的受災地區。其時<黃河>水沿<賈魯河>入<潁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沒<河南>、<安徽>及<江蘇>三省所屬四十四縣。○<陳毅>《過黃泛區書所見》詩:“一過<黃>泛區,水茫茫。陷泥過膝及腰腹,人馬欲渡川無梁。”
洪泛,◆泛濫。○<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汳水》:“夏水洪泛,則是瀆津通。”
橫泛(横泛),◆<元>時用語。濫,無節制。○《元典章兵部一正軍》:“軍前遇有合用軍需物料,由所管上司移文取發,依例應付,軍民官毋得橫泛科取差夫。”參閱<陳垣>《元典章校補釋例元代用語誤例不諳元時用語而誤例》。
含宫泛徵,◆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唱或弹奏。○明沈璟《二郎神·论曲》套曲:“參詳,含宫泛徵,延聲促響,把仄韻平音分幾項。”
廣泛(广泛),◆1.猶遠航。○<唐><韓愈><孟郊>《遠游聯句》:“廣泛信縹緲,高行恣浮遊。”◆2.謂涉及的方面廣,範圍大。○<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我們的抗<日>人民統一戰線是比<法國>的人民陣線還要廣泛得多的。”
浮家泛宅,◆謂以船為家,浪跡江湖。○《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顏真卿>為<湖州>刺史,<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宋><胡舜陟>《漁家傲》詞:“今我綠蓑青箬笠,浮家泛宅煙波逸。”○<清><蔣士銓>《第二碑尋詩》:“老夫野鶴閒雲,浮家泛宅,未足繫人齒頰。”○<李光>《題亞子<分湖歸隱圖>》詩:“浮家泛宅<梨川>夢,尋壑經邱<栗里>情。”
浮泛,◆1.<唐><劉恂>《嶺表錄异》卷下:“﹝水母﹞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沒。”○<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摺:“不期<黃河>中有數隻蒼鴨在水浮泛。”○<郭沫若>《橄欖曼陀羅華》:“一陣陣的粉香、椿油香、香水香在空氣中浮泛。”◆2.在水上或空中飄浮。○<唐><劉恂>《嶺表錄异》卷下:“﹝水母﹞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沒。”○<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摺:“不期<黃河>中有數隻蒼鴨在水浮泛。”○<郭沫若>《橄欖曼陀羅華》:“一陣陣的粉香、椿油香、香水香在空氣中浮泛。”◆3.引申為乘舟漫游。○《晉書謝安傳論》:“嘯詠山林,浮泛江海。”◆4.飄泊。○<老舍>《老張的哲學》第四五:“<李老人>便是這麼一個在患難中浮泛的人。”◆5.虛誇不實。○《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九年》:“<楚>(<令狐楚>)敘<王涯>、<賈餗>反事浮泛,<仇士良>等不悅。”○<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說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葉聖陶>《倪煥之》四:“他覺得<冰如>和這個年輕人說得浮泛極了。”◆6.指浮淺。○<冰心>《寄小讀者》十八:“她們的性情也活潑好交,不過交情更浮泛一些。”◆7.過多;多餘。○《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端平二年》:“支費浮泛,務從節約。”◆8.呈現;流露。○<胡也頻>《到莫斯科去》二:“在他的臉上,從疲憊於旅途的臉上,隱隱地浮泛着最天真的表情。”○<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陳奶奶>﹞耳微聾,臉上常浮泛着歡愉的笑容。”◆补证条目■虚夸不实。又指浮浅;空泛。○《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較量。”◆过多;多馀。○《朱子语类》卷八六:“宅不毛,爲其爲亭臺也;田不耕,爲其爲池沼也。凡民無職事者,此是士大夫家所養浮泛之人也。”
非泛,◆非一般,特殊。○<宋><陳襄>《州縣提綱禁擾役人》:“爭役之訟,多起於縣家非泛科需。”○《宋史食貨志上六》:“若夫品官之田,則有限制:死亡,子孫減半;蔭盡,差役同編戶。封贈官子孫差役,亦同編戶。凡非泛及七色補官,不在限田免役之數。”○《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三年》:“自後宮禁內人並百官、將校、軍兵、諸司人,每月初五日,國用房開具前月支過以上五項請給數目,並非泛支用,造冊進呈。”
泛子,◆1.謂機關的樞紐。比喻陰謀。○<元><石德玉>《紫雲庭》第二摺:“咱正查着他泛子消息。”◆2.魚產子。○<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二墨魚》:“﹝墨魚﹞立春後泛子,漁人以燈火照之,輒止不去。”
泛舟,◆行船;坐船游玩。○<漢><班固>《西都賦》:“泛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潁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廣二十許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暢幽情。”○<唐><杜甫>《放船》詩:“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迴。”○<宋><蘇軾>《前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茅盾>《腐蝕十一月六日》:“咱們又可以泛舟<秦淮>,痛飲一番!”
泛秩,◆指正額外的官吏。○<明><李東陽>《送憲副李君提學浙江序》:“今之論世官者,或謂其為剩員泛秩,無與乎學校之務。”
泛指,◆1.謂手指輕彈琴弦。○<宋><陳暘>《樂書樂圖論琴勢》:“龍行者指行如之,虎行者指步如之,蟹行者倫指如之,鸞行者轉指如之,輕行者泛指是也。”◆2.謂不專指一事或一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那內言不出,外言不入,并不是泛指一句說話。”○<沙汀>《淘金記》二十:“寡婦之所謂你,是泛指一般對他們存着惡意的人們說的,並無確定對象。”
泛宅浮家,◆亦作“汎宅浮家”。◆謂以船為家。○<宋><胡仔>《滿江紅》詞:“泛宅浮家,何處好,<苕溪>清境。”○<康有為>《大同書》癸部第二章:“一屋之小,享樂無窮,泛宅浮家,於焉娛志。”參見“浮家泛宅”。
泛宅,◆謂以船為家。○《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顏真卿>為<湖州>刺史,<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清><孫枝蔚>《贈吳仁趾移居》詩:“牽船居岸上,泛宅在舟中。”
泛雲(泛云),◆猶騰雲。謂乘雲飛行。○<南朝><梁><陶弘景>《雲上之仙風賦》:“登空泛雲,一舉萬里。”
泛越,◆謂聲音不和諧。○<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是以鑿枘剌戾而不合,聲音泛越而不和。”
泛遊(泛游),◆1.謂博覽。○<南朝><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泛遊群籍,菁華無棄;搦札含毫,必弘靡麗。”◆2.謂乘舟遨游。○<唐><儲光羲>《晦日任橋池亭》詩:“晦日望清波,相與期泛游。”
泛應曲當(泛应曲当),◆亦作“汎應曲當”。◆謂廣泛適應,無不恰當。○《朱子語類》卷十三:“若得胸中義理明,從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應曲當。”○<清><馬建忠>《借債以開鐵道說》:“苟于借債之中不籌一泛應曲當之良法,而顧鰓鰓焉慮有流弊而中止也,是何異慮色荒而禁婚姻,慮禽荒而廢蒐狩也。”○<郭沫若>《海濤集跨着東海》:“使得一般的、尤其有成見的<中國>人,要感覺着這(辯證唯物論)並不是外來的异物,而是泛應曲當的真理。”
泛應(泛应),◆1.猶敷衍。○<宋><陳亮>《勉強行道大有功論》:“不操其心,而從容乎聲色貨利之境,以泛應乎一日萬幾之繁,而責事之不效,亦可謂失其本矣。”◆2.多方應酬。
泛淫,◆1.浮游不定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泛淫泛濫,隨風澹淡。”○《楚辭王褒<九懷尊嘉>》:“竊哀兮浮萍,泛淫兮無根。”○<王逸>注:“隨水浮游,乍東西也。”◆2.引申為放縱貌。○《文選潘岳<笙賦>》:“泛淫氾豔,霅曄岌岌。”○<李善>注:“泛淫氾豔,自放縱貌。”
泛音,◆1.七弦琴琴面上有十三個指示音節的標識,叫做徽。彈琴時,彈着徽位上的弦所發出的聲音,叫做“泛音”。○<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張一絃于弓,鼓之作泛音,與琴之十三徽無異。”○《鏡花緣》第七三回:“妹子也曾學過。無奈學了兩天,泛音總是啞的,因此不甚高興。”◆2.一般的樂音都是復音,一個複音中,除去基音(頻率最低的純音)外,所有其餘的純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泛蟻(泛蚁),◆浮在酒上的泡沫。借指酒。○<唐><元稹>《賦得玉卮無當》:“泛蟻功全小,如虹色不移。”○<唐><方干>《袁明府以家醞寄余余以山梅答贈非唯四韻兼亦雙關》:“樽罍泛蟻堪嘗日,童稚驅禽欲熟時。”
泛豔(泛艳),◆<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體上人<怨別>》:“露彩方泛豔,月華始徘徊。”豔,一本作“艷”。○<唐><王易從>《臨高臺》詩:“泛豔春幌風,裴回秋戶月。”
泛響(泛响),◆指一般的影響不大的作品。○<王闓運>《湘綺樓論唐詩》:“敘天吳及紫鳳一段,描寫工緻,實出<太沖>《嬌女詩》,唯章法似<蔡>女。其五言由<秦>入<蜀>諸作皆可觀,入<湖南>以後,多泛響矣。”
泛下,◆低下。○《管子山國軌》:“有氾下漸澤之壤,有水潦魚鱉之壤。”○《管子山至數》:“有山處之國,有氾下多水之國。”
泛霞,◆指飲酒。○<宋><梅堯臣>《次韻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飲還省宿》:“種桃依竹似仙家,邀對春風共泛霞。”
泛系,◆拉丁語fascis的譯音。通常譯為“法西斯”。○<郭沫若>《斷斷集鬥牛國的牛》:“泛系的<意大利>、納粹的<德意志>,是在明裏暗裏地援助叛軍的,人民戰線是他們的共同仇人。”
泛頭(泛头),◆花招;計策。○《西游記》第三一回:“我若認了這個泛頭,就與他打啊,噫!我卻還害酒哩!”
泛索,◆古代宮中供帝王所用的點心。非定時所進,故名。○<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秋》:“中貴戚里,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大內》:“非時取喚,謂之泛索。”○<宋><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上過<德壽宮>起居,太上留坐<冷泉堂>進泛索訖,至石橋亭子上看古梅。”
泛說(泛说),◆廣泛說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諤,事舉人存,故無待泛說也。”
泛水(\氾水),◆1.積水。○《孫臏兵法雄牝城》:“軍食泛水者,死水也,可擊也。”◆2.坐船在水上游玩。○《南史梁衡山縣侯恭傳》:“豈如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3.瓷器名。
泛授,◆古代指不按考績制度規定而普授官職。○《隋書百官志下》:“六品已下,又有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泛授。”
泛使,◆<宋>代稱派往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一般使節。○<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四:“<熙寧>七年春,<契丹>遣泛使<蕭禧>來言<代>北對境有侵地,請遣使分畫。”○《宋史范成大傳》:“遷<成大>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充<金>祈請國信史。國書專求陵寢,蓋泛使也。”○《續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二年》:“正旦,生辰之外,又有泛使。”
泛聲(泛声),◆演奏時為使樂音和諧合於節奏,配襯輕彈緩奏的虛聲,稱“泛聲”。也叫散聲或和聲。○<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宥>師<董庭蘭>,尤善泛聲、祝聲。”○《朱子語類》卷一四○:“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
泛神論(泛神论),◆一種哲學理論。主張神不存在於自然之外,自然是神的體現。後來,一些企圖調和科學和宗教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更認為世界存在於神之中。
泛商流羽,◆亦作“汎商流羽”。◆指樂音流轉。○<宋><蘇軾>《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詞:“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
泛散,◆分散而不緊湊。○《玉合記》<明><李贄>評:“此記亦有許多曲折,但當要緊處卻緩慢,卻泛散,是以未盡其美,然亦不可不謂之不知趣矣。”
泛然,◆1.漂浮貌;浮動貌。○<戰國><楚><宋玉>《小言賦》:“析飛糠以為輿,剖秕糟以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宋><梅堯臣>《鴨雛》詩:“泛然去中流,雞呼心悹悹。”○<宋><陸游>《漢宮春張園賞海棠作》詞:“虛舟泛然不繫,萬里江天。”○<明><方孝孺>《答王仲縉書》之一:“僕為學不敏於人,聞道不早於人,扼愚守陋,泛然與世浮沉。”○<清><吳敏樹>《說釣》:“村中塘水,晴碧泛然。”◆2.隨便,漫不經心貌。○《莊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晉><葛洪>《抱樸子詰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繫,恢爾自得,不競不營,無榮無辱。”○<唐><李頎>《贈蘇明府》詩:“泛然無所繫,心與孤雲同。”○《新唐書隱逸傳序》:“其於爵祿也,泛然受,悠然辭。”○<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且送<楊>姓人,故用<子雲>為切題,豈應又泛然用一令尹耶?”<清><張爾岐>《蒿庵閑話》卷一:“古人無泛然飲酒者,率皆祭畢而後飲。”◆3.一般,普通。○<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戴思顏》:“﹝<戴思顏>﹞有詩名,氣宇盤礡,每有過人,遂得名家,豈泛然矣。”○<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一》:“夫世豈有不識字而能書者?抑<昌黎>之所謂識字,非世人之泛然記憶已也。”○<清><陳確>《瞽言四與劉伯繩書》:“夫其異同之甚與泛然酬應者可去。”◆4.廣泛,普遍貌。○<宋><韓淲>《澗泉日記》卷下:“後世所不可不載之事,泛然欲備,則不勝其史矣。”○<宋><葉適>《<播芳集>序》:“若曰聚天下之文,必備載而無遺,則泛然而無統。”◆5.空泛;浮淺,不深入。○<明><王廷相>《與薛君采書》:“近世學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為泛然講說,一則務為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十》:“唯‘發’非泛然之詞,然後所發之己,非私欲私意。”
泛齊(泛齐),◆古代供祭祀用的五種酒之一。因酒色最濁,上面有浮沫,故名。○《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鄭玄>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釋名釋飲食》:“泛齊,浮蟻在上,泛泛然也。”○《舊唐書職官志二》:“及贊酌泛齊,進福酒以成其禮焉。”○<清><王士禛>等《師友詩傳錄》:“如太羹醇酒,非復泛齊醍齊可埒,其在《楚騷》之後無疑。”參見“五齊”。
泛納(泛纳),◆猶寬容。○《北史儒林傳上張偉》:“儒謹泛納,雖有頑固,問至數十,<偉>告喻殷勤,曾無慍色。”
泛論(泛论),◆1.廣泛地論述。○《淮南子氾論訓》<漢><高誘>題解:“博說世間古今得失,以道為化,大歸於一,故曰氾論。”○《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遂於<權>前為書,泛論物理,因以己心遙往忖度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昔<陸>氏《文賦》,號為曲盡;然泛論纖悉,而實體未該。”○<清><東軒主人>《述异記沈耀先現形》:“遂留共飯,因泛論陰陽之事。”◆2.隨意議論。○<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文非泛論,按實而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這是兄弟泛論的話,觀察不要多心。”○<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我有時泛論一般現狀,而無意中觸着了別人的傷疤,實在是非常抱歉的事。”◆3.一般的論述。○<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贈<鄭虔>雖亦有‘名垂萬古知何用’之句,然猶是泛論也。此外更無有許以不朽者。”○<魯迅>《<熱風>題記》:“就現在的文字看起來,除幾條泛論之外,有的是對於扶乩,靜坐,打拳而發的……有的是對於<上海>《時報》的諷刺畫而發的。”
泛龍舟(泛龙舟),◆古樂曲名。○《隋書音樂志下》:“﹝<煬帝>﹞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創《萬歲樂》……《泛龍舟》、《還舊宮》、《長樂花》及《十二時》等曲。”
泛流,◆流水。○<唐太宗>《采芙蓉》詩:“棲鳥還密樹,泛流歸建章。”
泛林,◆廣布的森林。○《山海經海內北經》:“<昆侖虛>南所,有氾林方三百里。”○<袁珂>校注:“蓋亦以‘林木氾濫布衍’(《海外南經》<郭璞>注)而得名,其義則氾林也。”○<南朝><齊><謝朓>《高松賦》:“巡氾林之珍望,識斯松之最靈。”
泛利,◆廣泛施利。○《荀子成相》:“<堯>讓賢,以為民,氾利兼愛德施均。”
泛覽(泛览),◆1.廣泛閱讀。○《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等傳論》“更有<烏丸>、<鮮卑>,爰及<東夷>”<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余今氾覽外夷<大秦>諸國,猶尚曠若發蒙矣,況夫<鄒衍>之所推出,《大易》、《太玄》之所測度乎!”<南朝><梁><蕭統>《<文選>序》:“余監撫餘閑,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遊目想,移晷忘倦。”○《宋書羊欣傳》:“﹝<羊欣>﹞泛覽經籍,尤長隸書。”○<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張謂》:“少讀書<嵩山>,清才拔萃,泛覽流觀,不屈於權勢。”○<象升>《<振素庵詩集>序》:“然泛覽既多,於<漢><魏>以迄國朝諸作者之流派得失,亦略能言之。”◆2.隨處游覽。○<宋><歐陽修>《與謝舍人書》之二:“泛覽水竹,登臨高明,歡然之適,無異<京洛>之舊。”○<明><林鴻>《同鄭二宣江上泛舟》詩:“夕景更泛覽,客程殊未央。”
泛決(泛决),◆猶泛濫。○<冰心>《往事二》:“我寫時不須思索,沒有着力,而回憶如大河泛決,奔越飛流。”
泛菊,◆古人指重陽節登山宴飲菊花酒的活動。○<唐><李嶠>《九日應制得歡字》詩:“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唐><岑參>《九日使君席奉餞衛中丞赴長水》詩:“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絃管醉東籬。”○<唐><歐陽詹>《曲江池記》:“泛菊則因高乎斷岸,祓禊則就潔乎芳沚。”
泛酒,◆1.古代風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飲於環曲的水渠旁,浮酒杯於水上,任其飄流,停則取飲,相與為樂,謂之“泛酒”。○<晉><束晰>《三日曲水對》:“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參見“流觴曲水-流觴曲水”。2.古人用於重陽或端午宴飲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稱“泛酒”。○<前蜀><韋莊>《庭前菊》詩:“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唐><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明><楊慎>《漁家傲》詞:“摘得金英來泛酒,西山爽氣當窗牖,鬢插茱萸歌獻壽。”○<郭沫若>《蒲劍集<蒲劍龍船鯉幟>》:“以菖蒲泛酒(俗間在酒中對以雄黃),不僅要保持身體的清潔,還要爭取內心的芬芳。”
泛階(泛阶),◆古代官制,自<魏><晉>置九品,<後魏>又分正品、從品及上下階後,文武百官,按期考績,定其品級。但有時由於制度廢弛或朝廷恩慶,職官普遍晉升官級,謂之“泛階”。○《北史長孫子裕傳》:“<子裕>位衛尉少卿。啟捨泛階十七級,為子<義貞>求官。”○《北史甄琛傳》:“致號諡之加,與泛階莫異,專以極美為稱。”○《舊唐書職官志一》:“自<武德>至<乾封>,未有泛階之恩……<則天>朝,泛階漸多,始令仕經八考,職事六品者許入。”○<明><王鏊>《震澤長語官制》:“<高宗>東封,<武后>預政,求媚於眾,始有泛階。”
泛交,◆泛泛之交,一般的友誼。○<唐><白居易>《得乙貴達判》:“貴賤苟合,曾是泛交;窮達相致,乃為執友。”○<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李滄溟>﹞曰:‘數年常聞高論,皆古人所未發,余每心服,可謂知己,而亦以為泛交之流耶?’”<清><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薦記》:“其餘泛交,無庸混托。”
泛駕(泛驾),◆翻車。亦喻不受駕御。○《漢書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顏師古>注:“泛,覆也……覆駕者,言馬有逸氣而不循軌轍也。”○<清><侯方域>《答孫生書》:“放之不知其千里,息焉則止于閑,非是則踢之嚙之,且泛駕矣。”
泛祭,◆古人祭食之禮,祭品各置其處。如果不按規定分置,而是遠散祭品,即謂“泛祭”。○《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叔孫穆子>食<慶封>,<慶封>氾祭,<穆子>不說,使工為之誦《茅鴟》。”○<杜預>注:“禮,食有祭,示有所先也。氾祭,遠散所祭,不共。”○<孔穎達>疏:“祭食之禮,各有其處……故知泛祭為遠散所祭,言其不共也。”○<明><劉若愚>《<酌中志>自序》:“《鄉黨》著飲食之詳,《左傳》垂泛祭之誚,饑渴之於人亦大矣。”
泛級(泛级),◆泛階。○《北齊書廢帝紀》:“癸卯,太子即帝位於<晉陽><宣德殿>,大赦,內外百官普加泛級,亡官失爵,聽復資品。”○《北史張彝傳》:“敢緣斯義,乞降臣位一階,授彼泛級。”
泛話(泛话),◆套語,浮泛的話。○<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美成>豔詞,如《少年游》、《點絳脣》、《意難忘》、《望江南》等篇,別有一種姿態,句句灑脫,香奩泛話,吐棄殆盡。”
泛海,◆乘船過海,渡海。○《宋書朱脩之傳》:“﹝<朱脩之>﹞泛海至<東萊>,遇猛風柁折,垂以長索,船乃復正。”○《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朝鮮>國王上表告急,天朝發兵泛海往救。”○<魯迅>《墳摩羅詩力說》:“﹝<修黎>﹞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風猝起,益以奔電疾雷,少頃波平,孤舟遂杳。”
泛廣(泛广),◆廣泛,普遍。○<清><褚人穫>《堅瓠秘集扇》:“<明><永樂>間稍效為之,後則流行泛廣,而團扇幾廢矣。”
泛觀(泛观),◆縱觀;廣泛地瀏覽。○<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乎周覽泛觀,縝紛軋芴,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涯。”○<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字說集字一》:“凡諸家小說奧篇隱帙,有字音異同,皆裒集左方,以便考閱,庶急于肄業者,免泛觀之勞也。”
泛供,◆方言。木製托盤。○《何典》第一回:“走堂去頂了一泛供餅來,擺在面前。”
泛浮,◆1.漂浮。○<晉><左思>《蜀都賦》:“騰波沸涌,珠貝氾浮,若雲漢含星,而光耀洪流。”○<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蘇州客》:“兄今泛浮江湖間,何為乎?”<宋><無名氏>《异聞總錄》卷一:“<楊>先墜水,得免。逢一木抱之,泛浮經兩日,漂至一島。”◆2.鬆動脫落。○《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外邊是<宋>錦包袱包着,揭開裏頭看時,卻是冊頁一般裝的,多年不經裱褙,糨氣已無,周圍鑲紙,多泛浮了。”
泛泛,◆1.漂浮貌;浮行貌。○《詩小雅采菽》:“泛泛楊舟,紼纚維之。”○《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氾氾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無軀乎?”<唐><呂周任>《泗州大水記》:“崇邱如島,稍稍而沒,夏屋如查,泛泛相繼。”○<元><張可久>《醉太平懷古》曲:“翩翩野舟,泛泛沙鷗,登臨不盡古今愁。”◆2.引申為隨波逐流。○<王闓運>《會試始萍生賦》:“浮江海而不沉,游清濁而無忤。豈泛泛以全軀,惟依依以保素。”◆3.水流貌。○<漢><劉楨>《贈從弟》詩之一:“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明><何景明>《擬古詩》之九:“泛泛東流河,嫋嫋河上柳。”◆4.廣大無邊際貌。○《莊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唐><張說>《離會曲》詩:“何處送客<洛>橋頭,<洛水>泛泛中行舟。”○<明><張煌言>《暮春有懷》詩:“泛泛蒼海,盤桓少年。”◆5.充滿貌。○《素問脈要精微論》:“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唐><杜甫>《九日》詩之三:“採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清><曹寅>《與曲師小飲》詩:“呶呶騶卒誰可擬,泛泛匏尊空自瀉。”◆6.浮淺;尋常。○<宋><蘇軾>《與孫正孺書》之二:“闊遠無他囑,惟倍萬保嗇而已,勿將作泛泛常語過耳也。”○《朱子語類》卷七四:“泛泛做只是俗事,更無可守。”○<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摺:“謝師父救了我這蠢蠢之物,泛泛之才。”○<章炳麟>《程師》:“﹝弟子﹞雖聞其說,謂泛泛與恒師等。”
泛恩,◆謂普遍地賜予恩澤。○《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橫行自右武大夫以至通侍為十三等,以待年勞及泛恩者,非有功效顯著,不帶遙郡,舊制也。”
泛斗,◆神話謂乘槎上天觀星斗。○<唐><駱賓王>《秋雲》詩:“泛斗瑤光動,臨陽瑞色明。”○<明><李東陽>《漕運參將郭彥和鎮蘇松時有巨舟張東海名口海天一碧為賦長句》:“凌風不作<蘇>門嘯,泛斗還從<漢>使回。”
泛蕩(泛荡),◆猶蕩漾。亦指蕩漾之水波。○<唐><張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長沙東湖》詩:“綵舟浮泛蕩,繡轂下娉婷。”
泛辭(泛辞),◆浮泛不切實的話。○<宋><葉適>《始議一》:“今將盡天下而慮之,而後以一取一者可得而見,故不可以泛辭舉,不可以偏說定,不可以遠事言也。”
泛除,◆1.灑掃。○<清><王夫之>《文學膴原氏墓志銘》:“<膴原>依依園側,躬耕授徒,以待麾之遠而愈不忍離篝火具沐牏廁泛除之勞,髯髮半白矣。”◆2.清除,鏟除。○<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五章:“階級之制不盡滌蕩而泛除之,是下級人之苦惱無窮而人道終無由至極樂也。”
泛稱(泛称),◆猶統稱。○<金><王若虛>《葉記辨惑一》:“以《論語》考之,以上三章,皆泛稱‘子曰’,不記其在何時因何事也。”如:醫生、護士、藥劑師泛稱為醫務工作者。
泛潮,◆猶回潮。指地面和糧食、衣服等物,由於空氣濕度很大,或在地下的水分上升時,變得潮濕的現象。○<耿簡>《爬在旗杆上的人》:“天氣陰濕,到處泛潮,家家水瓮的外表上流着亮光光的水汽,人們俗稱是穿了‘水褲子’。”
泛常,◆1.普通;平常。○<宋><俞文豹>《吹劍四錄》:“四局所賣者,惟泛常粗藥。”○<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摺:“因此上我心中自酌量,這交情非比泛常。”○<茅盾>《虹》六:“一路上三人談得很多,無非是些泛常的事物。”◆2.經常,常常。○《水滸傳》第六回:“且說菜園左近有二三十個賭博不成才破落戶潑皮,泛常在園內偷盜菜蔬,靠着養身。”○<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邵九娘》:“炷盡,求女再針。女笑曰:‘針豈可以泛常施用耶?’”◆3.反常。○《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偏偏得這年冬裏冷得異樣泛常。”
泛長(泛长),◆謂水上漲。○《南史梁安成康王秀傳》:“時夏水泛長,津梁斷絕。”○《北史楊大眼傳》:“<大眼>軍城東,守<淮>橋東西道。屬水泛長,<大眼>所綰統軍<劉神符>、<公孫祉>兩軍夜中爭橋奔退。”
泛博,◆廣大;廣博。○《文選左思<魏都賦>》:“雜糅紛錯,兼該氾博。”○<李周翰>注:“氾博,猶廣大也。”氾,一本作“泛”。○<清><曾國藩>《<孫芝房侍講芻論>序》:“學以反求諸心而已,泛博胡為?”
泛敗(泛败),◆衰敗。○<漢><賈誼>《新書無蓄》:“大命泛敗,莫之振救。”
泛敗,◆倾覆;毁败。○汉贾谊《新书·无蓄》:“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敗,莫之振救。”
泛拜,◆謂合眾賓而一次拜之。○《禮記喪大記》:“大夫內子士妻,特拜命婦,氾拜眾賓於堂上。”
泛白,◆1.謂滿飲一大杯酒。○<清><鈕琇>《觚賸酒芝》:“﹝<李太虛>家﹞罌內產一芝如盤,紫光煜煜,喜且愕曰:‘此瑞徵也。顧酒敗不可飲奈何!’挹之則清冽異常,乃泛白獨斟。”◆2.浮現白色。○<清><沈曰霖>《晉人麈异聞》:“見其囚眼光泛白,身冷如冰。”○<賀敬之>《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高原的夜空漸漸地在泛白。”
泛愛(泛爱),◆1.猶博愛。○《論語學而》:“泛愛眾,而親仁。”○《莊子天下》:“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陛下臨制天下,一齊海內,泛愛蒸庶,布德施惠。”○《漢書游俠傳序》:“觀其溫良泛愛,振窮周急,謙退不伐,亦皆有絕異之姿。”○<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多情乃佛心,泛愛真君子。”○<許地山>《無法投遞之郵件給琰光》:“<啟芳>說我是泛愛者,<勞生>說我是兼愛者,但我自己卻以為我是困愛者。”◆2.朋友的代稱。○<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廣筵散泛愛,逸爵紆勝引。”○<唐><杜甫>《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所親問淹泊,泛愛惜衰朽。”○<仇兆鰲>注引<趙汸>曰:“泛愛,出《論語》。○<殷仲文>詩:‘廣筵散泛愛’,遂以為朋友之呼矣。”○<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王立之>云:‘<老杜>家諱<閒>,而詩中……又有泛愛憐霜鬢,留歡卜夜閒。’”
調良穩泛(调良稳泛),◆馬匹調良,行船穩泛。謂路途平安。○<清><朱之瑜>《與鍋島直能書》之二:“七夕前,盛使遙臨,捧讀翰教,知旌旄於前月初五日蒞鎮,途間車馬舟橋,調良穩泛,<三省>亦附驥平安。”
調泛(调泛),◆惹,挑逗。○<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三摺:“向那龍床側近,調泛得君王一惺惺都隨順。”○<明><劉兌>《嬌紅記》:“又不是夫人拘絆,又沒甚閑調泛。”
單泛(单泛),◆獨自浮游。○<南朝><梁><沈約>《詠湖中雁詩》:“群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