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被赋予了力量,来到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使命和尊严。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不断发现他的特长,帮助他最大化发挥他的优势,而不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样子去修整他!
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也不允许孩子犯错。他们要饮食得当,一日三餐,学习积极,各科成绩好,家务样样会,能独立生活自理。世界上有多少这样完美的孩子?即使有,你也不是完美的。为什么要要求孩子完美?
有一个学生,父母做生意,每天晚上7点回家。这孩子5点钟离开学校。放学后,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但他就是不做作业。学科老师天天找他,他父母天天骂他。孩子反而越来越抑郁。不管你怎么骂他,他就是不做作业。他宁愿每天放学后发呆,吃饭,看小说。简而言之,他不会用心去做。我问他,他说读书没意义,做人也没意义。太可怕了!才12岁,在一个花里胡哨的年纪,人生应该是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可是我感觉人生灰暗,什么都没意思!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跟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因为他是男生,难免调皮,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所以难免懒惰。进入初中,父母渐渐觉得这个孩子既不,也不对。他对孩子轻描淡写的批评,却严厉的打骂,说孩子是个胆小鬼,很麻烦,比不上他姐姐的勤奋。即使孩子生病了,也不能扶墙。看看这位家长。所有的教育都是批评、指责、殴打和贬低。这是一种尝试,通过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不曾想,非但没有激励一个状元,反而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生不如死,没有自尊,没有自我信息,没有尊严,导致厌学甚至厌世。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大人。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像上面提到的家长一样,把发泄情绪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而拒绝真正努力,想办法教育孩子,那就跟缘木求鱼一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孩子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滴水的过程,点点滴滴都被铸成最后的海洋。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你总觉得这既不真实也不真实,那恐怕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得当了。诚然,成年人的生活太艰难太难过,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让孩子为我们的错误方式付出代价。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而你的孩子在你眼里有很多问题,请学会以下与青少年沟通的方法。
第一,精神上,不要把他当成你的孩子,你的附属品,尊重他,尊重他所有的想法。当他说出任何想法的时候,不要打击谩骂和嘲讽他。认真倾听,提出问题,帮他整理思路,找到一个现实的方法,一步一步落地。
第二,换位思考,一定要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不管他跟你说什么,都不要从成年人或者传教士的角度去说教。表现出你理解他的感受和情绪,让他知道你了解他。只有建立了情感联系,他才会听你说的话,听你教的方法,才会顾及他的感受,就像你闺蜜的感受一样。
第三,解决问题,协商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方让步,一方要求另一方服从。世界上不仅只有黑与白,还有无数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不希望你们斗个你死我活,但我们需要双方都赢。
第四,你不能没有规则地制造一个方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温柔、和睦、和谐很重要,但规矩同样重要。没有更多的规则。你必须根据自己的家庭制定一条铁律。规矩不只是给孩子的,是给所有家庭成员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包括父母。比如晚饭后不能看手机,只能看书,周六下午还要跑一个小时。然后,家庭成员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健康平安的孩子,同时也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永远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