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完整报告
近日,2021年广州夜间消费节“Yeah,年轻城市的冬季盛辉”启动,持续推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丰富居民夜间消费生活。这也是广州为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推出的促进消费品牌,旨在打造广州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夜间消费体验。
日前,《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发行。自今年7月入选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名单以来,这是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又一实质性进展。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广州发展夜间经济等新的消费场景,引领新的消费潮流。为了了解广州公众的夜间消费行为、体验和期望,帮助更好地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杜南民意调查中心于12月8日至14日针对广州居民和游客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并与课题组2020年进行的同主题调查进行了对比,最近发布了《2021广州夜消费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广州夜间消费蓬勃发展。与去年相比,今年每周外出夜宿的受访者增加了约26%;从消费水平来看,近六成受访者每晚消费超过301元,而去年仅11%的受访者消费超过301元。可以看出,受访者晚上消费的金额大大增加;许多受访者晚上的花费时间也比去年有所推迟。第二天选择在20:00-2:00、2:00-2:00消费的受访者分别增加了30%和20%左右。从消费类型和消费地点来看,餐饮是主要消费场景,超四成受访者喜欢去广州塔和珠江。
样本概述
杜南民意调查中心于2021年12月8日至14日开展了这项调查,通过在线推送和实地拦截的方式收集了1066份有效问卷。其中,90.43%的受访者在广州学习、工作或生活,9.57%的受访者来广州旅游、探亲或出差;男性受访者占55.16%,女性受访者占44.84%;从年龄来看,00后占28.05%,90后占49.25%,80后占19.98%,80前占2.72%;从月收入来看,27.02%的受访者月收入集中在5001-8000元,20.92%集中在8001-10000元,20.54%集中在3000元及以下。
超过80%的受访者每周都会出去过夜。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部分受访者晚上会外出消费,83.03%的受访者每周都会外出,比去年增加了26.83%;其中,52.35%的受访者一周夜间消费三次以上,比去年增加35.85%。但一个月或几个月只出去一两次的受访者比去年减少了28.71%。受访者月收入越高,夜间消费频率越高,尤其是月收入20001元以上的受访者。31.03%的受访者每周消费5次以上,比例最高。
当被问及受访者在夜间消费的原因时,社交需求占主导地位。57.03%的受访者表示晚上外出主要是和朋友同事聚餐娱乐;54.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夜猫子”,习惯熬夜;还有45.90%的人表示白天工作忙,晚上有时间娱乐。
线上线下,美食是广州最受欢迎的。
就夜间消费模式而言,线上线下消费模式更受欢迎,占比43.31%,其次是线下消费,占比37.21%。
具体到消费,无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餐饮都是主要的消费场景。在喜欢网络夜场消费的受访者中,68.83%的人平时会点外卖,57.56%的人喜欢网剧/电影,54.63%的人一般会选择网游。在倾向于晚上线下消费的受访者中,选择餐饮消费的最多,占60.41%;其次是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场所,占54.87%;50.42%的被调查者经常去电影院、剧院和电影院
人们通常在晚上什么时候消磨时间?调查显示,66.38%的受访者通常选择周末晚上,50.39%的人更喜欢周五晚上消费,39.44%的人选择节假日,33.04%的人选择周一至周四。对此,喜欢周末夜消费的受访者表示,平日忙,周末有时间,周末夜活动会比其他时间更丰富;喜欢在周五晚上度过的受访者认为,周五下班后可以完成必要的休闲和社交活动,周末可以在家“充电”;选择周一至周四晚上消费的受访者表示,广州周末人太多,体验一般,很多优惠券周末用不了,所以更倾向于选择周一至周四晚上人少的时间。
从花费时间来看,52.52%的受访者晚上一般花费在2小时以内,以1-2小时为主,占比41.76%;也有47.48%的受访者晚上花2小时以上,以2-3小时为主,占36.14%。
调查还发现,广州夜间公共消费的时间段仍然集中在深夜。选择20336000-2:00的受访者花费最多,占74.42%;其次是第二天23:00- 2:00,占比33.33%。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许多受访者晚上的消费时间有所推迟。选择第二天20336000-2:00、2:00-2:00消费的受访者分别比去年增加了30%和20%左右。
超四成受访者喜欢晚上广州塔珠江。
/p>为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2019年8月,广州市商务局发布首份广州夜间消费地图,推出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一批“夜广州”消费地标。今年3月,广州以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顺势推出夜间消费地图2.0版,增加了夜赏、夜读、夜健、夜游、夜温泉等维度。
在穗公众夜晚最爱去哪里“蒲”?统计结果显示,文旅、购物场所最受欢迎。广州居民和来穗游客最爱前往广州塔、珠江边等地,分别有45.25%、42.54%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北京路、上下九路、正佳广场等步行街和现代化商场,分别占36.92%、28.78%、26.55%。有趣的是,在广州生活的受访者,夜晚最爱去广州塔、珠江边、正佳广场、天河城等地;而来穗游客受访者,北京路、花城汇、长隆、西华路等地更受欢迎。
受访者夜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大家夜间外出通常与谁同行?65.79%的受访者表示多和朋友夜间外出,选择和家人/亲戚同行的受访者有41.67%,另外还有41.47%的受访者多为单独外出,其次才是情侣同行(39.63%)。
在花费上面,广州公众消费力强劲。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受访者夜间外出消费都会花钱,其中57.74%的受访者每次花费301元以上,而去年花费超300元的受访者仅占11%;每次夜间消费100元以下的受访者比例则从去年的38.4%降至8.62%,每次夜间消费101-300元的受访者也减少了约10%。可见受访者夜间消费的金额大幅提升。
进一步交互数据分析发现,经常独自夜消费的受访者每次消费水平在101-300元,占35.98%;和家人/亲戚出去的受访者每次花销多在301-500元,占33.26%;和情侣或同事出去的受访者每次花销多在501-800元,均有近两成。
受访者望改善夜消费交通出行条件
调查显示,广州公众夜间出行需求较大,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居多。其中,选择地铁出行的受访者最多,占48.84%,选择公交的则有42.25%。
不过也有不少受访者提及公共交通工具方面的顾虑,主要是运营时长和新旧城区交通衔接等问题。查看广州地铁线路运营时间,总体而言,非节假日期间,首班车发车时间集中在6:00-7:00,末班车集中在22时至23时,日运营时长约17小时,多数起始站末班车时间不超过当日24时。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地铁周五、周六最晚运营时间均超过当日24时。
有受访者认为部分新旧城区的交通衔接便利度一般。80后张先生每周晚上会出去四五次,从他自身消费体验来看,他认为新旧城区之间的交通衔接没跟上。比如说有时要去旧城区吃饭,但旧城区中不少公交车23点前就停运了,玩得太晚就赶不上公交末班车,不太方便。为此,受限于公共交通运营时长和分布,就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选择步行,占43.51%。
夜消费噪声污染光污染待治理
谈及对当前广州夜间消费的满意度,87.24%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51.41%,认为“比较满意”的则有35.83%。进一步追问受访者的看法,63.32%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的夜间经济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丰富居民休闲生活;55.91%则认为目前的广州夜间消费有效整合了各大商圈、综合体、文旅场所等资源,资源利用率较大;53.66%谈到广州作为千万级人口城市,人口密集,当前夜间经济能够带动城市消费增长。
不过,受访者也谈到当前夜间消费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影响,广州城市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43.90%的受访者认为过多熬夜,影响睡眠和身体健康;37.99%吐槽广州夜间噪声污染、光污染严重;34.05%认为广州夜间消费服务不多,难以满足需求;33.49%则表示当前疫情分散多发,夜间人群密集,担心传播风险。因此也有12.75%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当前夜间消费生活一般,甚至不满意。
期待夜消费集聚地特色更鲜明
追问受访者广州夜间经济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时,54.13%希望各大夜间消费集聚地能够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90后上班族孙女士认为发展夜间经济,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发展不同的消费领域。以夜间餐饮为例,她认为要挖掘年轻人的夜宵市场,除了延长营业时间,也需要针对性推出新菜品、提升服务水平。
有53.19%受访者则建议加强商圈规划与设计,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有受访者认为广州商圈虽然繁华,但实际上各商圈自身的特色并不明显,所推出的商品、美食、服务等都大同小异。张先生也认为广州夜间集聚地分布不均,很多夜间消费资源集中在一两个区,其他区的资源开发较少。另外,还有45.50%受访者提议发放多种类型的夜间消费券,刺激公众夜间消费欲望。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广州夜间经济持续升温,这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夜蒲人群,也体现在逐年升高的公众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这背后也说明,本地居民和来穗游客对广州夜间经济有充足的消费信心,广州发展夜间经济动力足,潜力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进一步解决公众担忧的问题,如夜间公共交通有待完善,减少夜消费带来的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夜间服务有待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夜间消费集聚地的特色更明显等,满足城市居民和游客对广州夜间经济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更好助推广州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麦洁莹 涂长芳 李伟锋 沈红媛
实习生 陈子颖 翁婉婷 向子欣 杜美玉 温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