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茅台酒饮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认识的深入,千年之后生产的茅台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二代新酒,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老酒或纪念酒相比,新酒的价格更市场化,适合馈赠或收藏;与新酒相比,新酒口感更舒适,适合宴会场合。
买的时候,如果是茅台酒的原盒,生产日期和批号都是一样的,大家可能都没有异议。但如果是散装的茅台酒,大家就会有很多疑惑:为什么同一年份的茅台酒塑料盖上的数字不一样?为什么不同批次的茅台酒味道不一样?
要知道答案,需要从茅台酒的“生产信息”说起。
一、生产信息标注位置的变迁
我们现在看到的茅台酒的生产日期都在胶帽上,但早期并不是这样。只有天妃茅台酒生产日期的标记位置经历了许多变化。
从1958年到1975年,天妃酒瓶用棉纸包裹,生产日期印在棉纸上,是蓝色的中文数字。
从1975年到1990年,纸箱包装被广泛使用。在此期间,很难在飞行的酒瓶和包装盒上看到生产日期。
1990年至1995年,天妃茅台与五星茅台一样,在包装盒内侧印有食品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名称、标准代号、成分、净含量、酒精(酒精)度数、批号、生产日期、厂址等信息。
1995年至2001年,贵州茅台酒厂用打码机在红色胶帽上喷涂生产信息。纸箱内侧的食品标签被取消。
2001年至2005年,天妃茅台在主体标识上方显著位置标注生产年份,但具体生产日期仍喷在红色胶帽上。
贵州茅台酒2001年
从2005年12月开始,五星茅台和天妃茅台的年份标志都从主标志移到了后标志的底部,生产日期仍然喷在胶帽上。
茅台酒的生产年份从主标移到了下标。
二、详解红色胶帽上的喷码
红色胶帽上的喷码有中文注册商标“茅台”和三排数字。同一年份的茅台酒为什么胶帽上的数字不一样?要看“茅台”二字后面三排数字所包含的“生产信息”。
喷码的第一行是生产日期,也就是这瓶酒的包装日期。
第二行喷码是生产批次,即酒体的勾兑日期和批次,格式为“年份序号”。因为每瓶茅台酒需要100多种基酒组合,酒经过调酒、勾兑、增香后,还要分批存放一段时间,才能装瓶出厂。
可以说,其实第二排数字才是这瓶酒真正的“出生日期”。第二行较小的序号表示今年调整较早,存放时间较长。
2012年贵州茅台
第三排喷码是不同批次的序列号,也就是这瓶酒当天下线的瓶号。序列号原本是一个五位数。2017年7月,号码前又加了两个移位码:“A a大写字母”。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的是2017年7月以后的酒,第三排的序号应该是“A a大写字母五位数”。
左边2000年茅台胶帽,右边2018年茅台胶帽。
这三排数据具有唯一性,若出现三排数据都相同的两瓶酒,则其中必有一瓶属假酒。
三、生产批次不同,滋味也不同
“新开的这瓶飞天,感觉跟刚才那瓶滋味不太一样,是不是假酒?”如果有人这样问,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因为生产批次不一样。
虽然茅台酿造坚持传统工艺,保证品质如一,但环境、酿酒师等外在因素,还是会对酒体有一定影响的。
2012年贵州茅台酒
酒的品质与发酵温度、湿度、大曲与高粱的比例、搅拌的均匀度、烤酒的温度、烤酒的时间等诸多因素相关。这些酿酒条件只要稍有变化,都会导致酒的风味有细微的差异。
另外,勾调师不同,勾调出来的酒会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位勾调师,每次勾调出来的酒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大厨炒菜,同一个师傅、同一个锅炒的菜,使用一样的调料,每次菜的味道也都不完全一样。
2012年贵州茅台酒
茅台酒的喷码其实还隐藏着更多的信息。比如,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般情况下普通飞天的批次和日期是同一年的,而年份酒和陈酿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往往不是同一年,有些陈酿的批次要早上一年甚至两三年。
了解了关于茅台酒生产信息的“热知识”,再去买酒时,如果追求收藏的体系感,或者追求品酒滋味的相似感,就可以找相同生产批次的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