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西站是全路主要编组站之一,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吉拉。1954年10月开始建设,1958年7月通车。该站名为二家海站,因仅与附近的二家海村相邻而得名。1962年改为阿吉拉站,1976年改为包头西站。
包头西站是一个区域性编组站。车站布局为双向混合两级七场。上游和下游系统反向并联,它们之间有一个交换场。该站东端连接北京-包头、包头-西;西端连接宝兰和包头两个方向。主要负责京包、宝兰-包头-西贝、包头-白县、包头-环县枢纽上货物列车的编制,是贯穿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要塞之一,在北方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4年、2009年两次生产力布局调整,原包头北站及包环线、包石线划归包头西站管辖。2021年4月原包头铁路段撤销后,包白铁路划归包头西站管辖,形成了运输生产力新格局。
目前包头西站共有18个车站,其中部分车站为蒙古语站名。多年来,就连在这些站工作的人都不知道站名的来历和蒙古语意思,让外人觉得有些奇怪。
最近找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下辖车站的来历和蒙古站名的中文含义,为读者奉上晚餐。
包头西站在蒙古语中是“包克图方位”,汉语中包克图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尔加海站:早些年,有一个叫尔加海的蒙古人住在这里,后来就根据他的名字命名为村名。1958年车站建成通车后,以附近的二家海村命名。
阿吉拉车站:1962年车站进一步扩建,阿吉拉机务段、机务段、零件厂相继投入使用。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工人来到这里定居,定居地被命名为Ajila,中文意思是“工人新村”。
包头北站:原名宋家浩站。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属于一级工业编组站,是直接为包钢公司服务的大型工业编组站。它成立于1958年5月。
包头北站和包头西站一样,都有蒙古语“包克图方位”
宋家豪:最早有一个叫宋的人在这里居住,村旁有一条大沟,故名宋家豪。1958年,该站以附近的宋家壕命名。
达拉海站:达拉海在蒙古语中是“达里汗”的意思,汉语是工匠居住的地方。这个村庄是以过去住在这里的许多能工巧匠的名字命名的。以车站附近的村庄命名。
给昆仑站打电话。1956年车站建成后,因车站附近藏传佛教寺院昆都仑的召唤而得名。昆仑昭原名“法希寺”,蒙古语称“脑木巴彦斯吉楞吐苏木”。昆都仑在中文里是“跨”的意思。
新城站:1962年建成,车站以吉尔工厂附近的一条道路命名,名为新县城路。
二道沙河站:建于1956年,因附近有二道沙河村而得名。二道村因靠近季节性河流二道河而得名。
石线又叫石拐子支线。线路西接包头绕城公路二道沙河站,东至石拐矿区水麻滩站,全长31公里。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为了掠夺石拐的煤炭资源,于1938年7月修建了一条铁路专用线,1945年日本战败撤退前,铁路全部拆除。解放后,1956年3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通车至水磨滩站。1958年11月全面开放运营。主要是运煤。芦泾二道沙河
、红峰岭、后坝,石拐四站。红峰岭站:1939年6月,日本侵占包头期间,为掠夺煤炭资源,修建了包石铁路。红峰岭站当时叫鸡毛窑子站,因附近村名叫鸡毛窑子村。
鸡毛窑子村最早叫起茂营子。有一个蒙古族名叫起茂在这里居住,故叫起茂营子。后来内地人来这里把起茂营子听成鸡毛窑子,故传成了鸡毛窑子。
1945年日本战败撤退前把铁路全部拆毁。1956年重新建设包石线,将旧鸡毛窑子站改为红峰岭站。目前该站关闭。
后坝站:1939年日本占领期间建设,1945年日本拆毁。1956年重新修建新包石线,新后坝站投入使用。因车站仅邻后坝村。后坝村因临近魏君坝山梁,原名叫魏君坝。解放后改为后坝。目前该站关闭。
石拐站:1939年日本占领期间为水磨滩车站。1945年日本拆毁。1956年重新修复。后改为石拐站。
石拐站因附近有石拐矿区仅邻而命名车站名。石拐是蒙语“喜桂图”的翻译,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目前该站关闭。
包白线又名矿石支线。南起包头西站,北至白云鄂博,全长147公里。1954年11月开工修建,1955年初停工,1956年3月复工,1958年11月正式通车运。主要以拉运矿石为主,服务于包钢生产。路经包头西、包头北、昆都仑召、瓦窑坝、桃儿湾、明安、营盘湾、高家村、石门村、坝梁、刘卫壕、西斗铺、老羊壕、厂汉、艾不盖、乌兰胡同、忽吉图、白云鄂博南站,白云鄂博十九站。
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部分车站撤销,目前保留有11个车站。
瓦窑坝站:始建于1958年5月。因附近有烧砖瓦的窑洞而命名站名。
桃儿湾站:因附近有桃儿湾村而命名。早年这里有2颗大桃树。目前该站已撤销。
明安站:1958年建站时为茅家圪蛋站。因附近有一毛家圪蛋村,属于明安乡管辖而命名站名。后以乡名更名站名。明安蒙语意为“千户”的意思。
营盘湾:(葫芦头)营盘湾建站时为葫芦头站。因附近有一葫芦头村而命名站名。后来营盘湾煤矿专用铁路与包白铁路接轨,更名为营盘湾站。又清朝这里曾驻扎军队,属于乌拉特前旗明安镇管辖。2021年8月9日该站撤销。
高家村(大怒气),高家村站,1954年建站时为大怒气站。因附近有高家村而命名站名。百年前有一高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得名。又说这位高姓人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怒气冲天而得名。
石门村站:因附近有石门子村而命名站名。石门子村坐落于两山之间的出口处,故得名。
坝梁站:因附近有坝梁村而命名站名。二百年前建村于大坝上。有一姓丁的人在本村开店,起名为店壕。1962年根据地形更名为坝梁。
刘伟壕站:因附近有刘伟壕村而命名站名。清朝光绪年间,刘伟从山西迁来居住,故得名。现该站已撤销。
西斗铺站:因附近有西斗铺村而命名站名。百年前,有一商人在固阳境内开设了两个卖斗的铺子,其中一个设在本村,另一个设在村西,故得名西斗铺。
西小沟站:因附近有西小沟村而命名站名。本村西边有一条小沟。该站已撤销。
老羊壕站:因附近有老羊壕村而命名站名。老羊壕村建于避风向阳处,过去放牧人常将老弱病羊放于此处。
厂汉站:蒙语意为“白色”的意思。现该站已撤销。
艾不盖站:蒙语意为“勇士”的意思,因艾不盖河流经此地而命名站名。
乌兰胡同站:蒙语意为红色的井,早年有蒙古族人在本村居住,因本村土质为红泥,打井时挖出来的全部是红泥,故得名乌兰胡同。建站时根据附近的村名而命名车站名。
忽吉图站:蒙语忽吉图,意为有碱滩的地方。1954年建站时,以附近的忽吉图村命名。现该站已撤销。
白云鄂博站:蒙语“白云鄂博”意为富饶的敖包或富饶的山。1954年建站时以附近的白云鄂博矿山命名车站名。
白满线白满铁路(白云鄂博南―满都拉)自2005年经自治区发改委审批立项以来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开通白云鄂博南至巴音花站。
白满铁路共设有白云鄂博南、巴音花、满都拉三个车站。
白云鄂博南站:蒙语与白云博站一样,富饶的山+方位,是白满铁路的起点。
巴音花站:因附近有巴音花镇而命名站名。巴音花蒙语意为“富饶的丘陵”。2006年,巴音敖包、乌兰宝力格和敖龙忽洞3嘎查划归查干淖尔苏木,同时改称巴音花镇。
满都拉车站:满都拉蒙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因附近有满都拉镇而命名站名。满都拉隶属于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中蒙边境口岸。满都拉车站目前未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