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于安徽迎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迎驾酒厂”)来说,是非常难过的一年。一方面要努力保持业绩的增长,另一方面要还清当初因为IPO冲击资本市场而欠下的“债”。
2017年净利润小幅下滑真的是因为原材料上涨吗?
4月23日晚间,迎驾贡酒披露了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迎宾贡酒收入31.38亿元,同比微增3.29%;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微降2.40%。
对此,迎驾贡酒表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营业外收入减少,营业外支出增加。
年报显示,2017年,迎驾贡酒整体毛利率为60.64%,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同时,迎驾贡酒高档白酒和普通白酒的毛利率也处于下降趋势。
对此,年报指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略有下降。
“2017年,整个白酒行业处于复苏复苏阶段,原料普遍上涨。但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利润率,根据我们对很多行业大中型企业的调查,这个因素不足以影响企业的毛利率。”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伟认为。
同时,黄伟认为,本财年,迎驾贡酒收入略有增长,毛利率略有下降,这也说明迎驾贡酒的中高端产品虽然起到了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
区域战略不顺,安徽以外市场下滑。
年报显示,迎驾贡酒也在走出安徽省,实行区域聚焦战略,聚焦安徽、江苏、上海等核心市场。对于省外市场的布局,迎驾贡酒董事长倪永培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迎驾贡酒将重点布局华东市场(以上海、江苏为代表)和华北市场(以北京为中心)。“我们的目标是让迎驾贡酒在省外市场的收入逐步超过安徽省”。
年报显示,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迎驾贡酒还推动经销商优胜劣汰,大力发展新经销商。2017年省内网商42家,省外58家。
从年报中的图表不难发现,2017年,来自安徽省和其他地区的迎驾贡酒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7.73亿元和11.29亿元,前者同比增长6%,后者有所下降,在迎驾贡酒整体收入中占比分别约为61%和39%。可见公司虽有努力,但收效甚微。
收入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上市前后三年净利润差不多一年一个亿。
事实上,自贡品部署并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业绩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根据品鉴君为迎驾宫整理的近几年公开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从2014年到2016年,迎驾宫的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但净利润却一年增长一个亿。
品鉴君打电话问候龚冬蜜时,对方先是无人接听。三次之后,他回应,“一切以年报为准。”
对此,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徽经销商,品鉴君告诉我们,近年来,迎驾公提高了低端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中高端产品的价格。“目的是希望大家能有更多购买高端酒的冲动。”
据介绍,2016年,迎驾贡酒再次上调迎驾之星、百年迎驾等产品价格;2017年4月,上调了16年的生态洞价格。
业界批评大量资金流入理财领域。
除了提价提升业绩,迎来大笔资金进入理财领域也被业界诟病。最集中的时间是在
.5%。2016年12月,恒天稳泓可交转换债(EB&CB)私募投资基金二期,投资5037.50万,协议要求年化收益率不低于3%。
2016年12月,新时代信托【恒新6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五千万,协议年化收益率5.8%左右。
2016年12月,中融-融瀚2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4900万,协议年化收益率6.8%。
2016年12月,大唐财富唐诺29号私募投资基金,投资4060万,协议年化收益率8.2%。
2016年12月,华赢增益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1亿元,协议年化收益率7.5%。
......
一位酒业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品酒君,白酒上市公司们的资产配置,其实是一种常态,例如:2017年8月茅台集团宣布成立金控集团,五粮液通过饮料、药业、化工、电子多元化投资获取收益,泸州老窖也投资金融机构……
该人士分析指出,迎驾贡配置了少量的基金和信托,大量资金投入了银行理财,这种方式与炒股相比属于低风险,但是出现了亏损,确实很难理解。
品酒君从近两年迎驾贡财报发现,2016年投资收益为-1115.80万元,2017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331.20万元,2017年8月一次性增加了4亿投资,颇有背水一战的意味。
黄巍认为,迎驾贡目前的情况,恐与其为了在2015年冲刺IPO,所留下的“后遗症”。
2015年顶着恶补欠税的压力艰难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安徽迎驾集团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亿元,销售收入40.2亿元,上交税金10亿元。按照当时税务征收标准,迎驾集团10亿元的入库税金与其40亿元的销售收入不符。
紧接着,迎驾贡方面公开承认,10亿元入库税金并非2011年实现的税收,而是为了迎驾贡酒上市,迎驾集团补清陈年欠账后的总额。但这笔税金也给迎驾贡带来了财务压力。
连续三个财年,市值总共蒸发300个亿
2015年上市之初,市值最高时达到426亿元,其后1年多的时间里,联想投资、光大金控等机构股东一到解禁期就减持,退出十大股东行列,截止品酒君发稿,迎驾贡酒市值已跌至122.5亿元。
品酒君在迎驾贡酒2015年披露的招股书发现,2012年-2014年,公司分别采购基酒2.26万吨、1.85万吨、1.58万吨,分别花了3.46亿元、3.44亿元、2.56亿元。基酒产量分别为1.20万吨、1.23万吨、1.55万吨,也就是说,2012年-2014年迎驾贡酒外购基酒的比率分别为74%、74%、62%。
同时,2012年到2014年,迎驾贡酒采购食用酒精分别花了4247.79万元、4372.29万元、5293.90万元,按照当年价格折算,这3年迎驾贡酒采购的食用酒精分别为7091吨、7885吨、9257吨。不过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财报中,迎驾贡酒就没有再披露基酒和食用酒精的采购量了。
文 | 徐雅玲 编辑 | 宁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