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25及以后铸造的银币,与之前铸造的北洋22、23、24相比,无论是币面还是币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币背面最大的变化是盘龙的形象。22、23、24年的北洋盘龙都是老龙。老龙的脸沧桑,形状粗糙;龙须肉下有一颗规则的珍珠。但北洋25年中后期铸造的银币背面主图案改为鑫龙。新龙的造型优雅而单薄;龙胡子下面有一个火球(火球)和七个火焰。
北洋24和25硬币背面对比图
北洋22、23、24珠对比图
北洋22、23、24龙须下的珍珠大多是比较规整的圆体。珠子表面有不同的装饰图案。从北洋25号开始,朱茂就成了一个有七团火焰的火球。七种火焰的形状、长度、大小和曲率都不同。尤其是中间长焰的火尖,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的;有些火焰很大,有些很小。钱币研究者据此划分了曲焰、直焰、大焰、小焰等不同格式。
从北洋二十五年开始,历年铸造的北洋银币都有火球上的火焰。但由于修模,火球的形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火球从规则的球形变成了半椭圆形。半椭圆的左侧和右侧也具有不同的曲率。除了这些变化,北洋34银元中,有的银元还有两个火球(即火球是双层的)。而且双火球大小不一样。有这个特点的北洋34就是所谓的北洋34双火球版。
北洋34双火球版是北洋34字凹眼龙系列下的格式之一。这种布局的主要特点是有两个产生火焰的火球(即双层)。对比双火球版和常规版,我们不难看出双火球版的特点。
北洋34双火球版
北洋34双火球版的火球位置
北洋34常规版的火球造型
单火球和双火球的放大图像比较
北洋34,双火球版,外形大小不同。根据双火球的左右宽度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大双火球版和小双火球版两种更小的格式。
双层大火球和双层小火球对比图
看完这里,可能有藏族朋友会有疑问:这么细致的划分是为了布局划分而陷入布局划分吗?
其实这种进一步细化的划分是有一定意义的。首先,两个小格式的存在是不一样的,大双层火球版的存在比小双层火球版少。根据存量的多少,价格自然不同。其次,对于有经验的藏友来说,可以通过研究大版面下小版面的细微差异来推断同种银币的修模时间,进而研究同一年不同版面银币的不同铸造时间。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对北洋34双火球版进行细分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