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仙
人到了一定年纪,越来越容易感到孤独,希望有年轻人的陪伴来缓解那种迟来的失落感。所以,很多老人在子女结婚后选择和子女住在一起,与其说是为了照看孩子,照顾家人,不如说是希望有人和他们说说话,不再感到孤独。
尤其是丧偶老人,一个人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孤独,但有时候儿女家也不是他们能做最后决定的地方。即使他们帮了儿子儿媳很多忙,为他们花了很多钱,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矛盾,最终还是不能分开住,但是分开住还是不得安宁。
一、“我找了一个年轻的小保姆,却被儿媳说老不正经,换了一个老保姆,说是可以减少别人闲话。”
张超年轻的时候,和妻子在做外贸生意。但妻子早早离去,刚过50岁就因病去世,只剩下张超和儿子。
没过几年,儿子结婚成家。一开始儿子也让张超跟他一起住。房子毕竟是张超买的,但张超一想,毕竟是儿子的房子,是儿媳妇的,生活会比较拘谨,就拒绝了。但过了两年,无意再婚的张超觉得孤独寂寞,于是提出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儿子32岁,媳妇30岁。两人都在私企上班,工资都不算太高,加起来一万。所以张超也尽力帮助儿子和媳妇,家里很多大件设备都是张超出钱,甚至每个月张超还补贴媳妇家用。
但没过多久,张超就发现,自己的媳妇生活“太精致”,太讲究。衣服袜子要天天洗,衣服不能随便放。张超前几天买的肉还很新鲜,但是媳妇说放太久了,她说不要了,这让张超很心疼,尤其是媳妇每天让张超洗澡或者洗脚,说太臭了。
平时大大咧咧惯了的张超很不习惯。他跟老婆住了半辈子也没这么反感过,所以经常被气得跺脚,于是咬咬牙搬回了自己家。
之后,通过老朋友的介绍,张超知道老人可以请住保姆来为自己服务,于是找了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保姆,不仅年轻有活力,而且嘴甜,对张超的服务非常照顾和安慰。有时候,她会打张超的腿,带他去散步,跟他讲很多有趣的事情,时不时的给他一些小福利,极大的满足了张超的心,于是张超给了小保姆一份工资。
但是,我媳妇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她不愿意。她说保姆的工资太高了,甚至比她的工资还高。她说“这个保姆太年轻了,不容易被人说闲话”,所以有一天张超停了,她就被辞退了。
张超知道后非常生气,马上给保姆打电话,但对方一直不接,也不知道儿媳妇跟她说了什么,这让张超极为气愤。没想到她媳妇说:“爸,你别这样,别这么认真。”
然后给张超找了一个月薪不到3000的老保姆,但是这个保姆是个枯燥的工作,做饭不合我的口味。即使房间里有两个人,我总觉得异常安静,这让张超极其讨厌,或者异性想找个年轻保姆。
的确,有时候老人需要和年轻人交流,从对方的青春阳光中吸取活力,这样工资可以太高,也容易让媳妇觉得失衡。但是,既然媳妇不想和公公住在一起,那让公公找机会和年轻人在一起不是太自私了吗?
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二、既然感觉孤独,就完全可以考虑一下再婚,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反对,无论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还是早已到了迟暮之年的张潮。
说实话,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习惯有不同,这是必然的,一方面是年纪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成长环境使然,让儿媳对于卫生和干净有比张潮更多的在意。
然而如果实在不能接受,那就真的不要住在一起,否则出现矛盾,伤心难过的不仅仅是自己,所有人都会不好受。
而对于张潮聘请年轻小保姆这件事,我不能说儿媳妇全错,她自私之类的,因为人心隔肚皮,对于张潮来说,和小保姆的关系很明显,一个是图钱,一个是图年轻,“色字头上一把刀”,这种利益关系本就十分脆弱,甚至还可能有危险,也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以张潮的条件,若真的害怕孤独,完全可以再找一个老伴,用心对待人家,互相搀扶下半辈子,比找一个年轻小保姆要靠谱得多,也幸福得多,毕竟幸福这种东西还是要自己把握才行,没有人能替你做主。

仙仙寄语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人生短暂,白驹过隙,可以做错事,但是不要做蠢事,否则很容易晚节不保,不是让别人说闲话,而是让自己、家人们觉得尴尬,因为正常的男女关系没有错,但是错乱的男女关系就危害性极大。
害怕孤独也应该明白“君子之行”,对于老年人同样适用,不是老了就可以高兴着来,随便着来。而作为家人们也应该对老年人更加关心,理解和妥协,谁不是事事忍让做“愚孝”,也要多了解老人家心思,这才能形成一个和睦的家。